國家文藝獎得主劉鳳學代表作《布蘭詩歌》升級規模重現,樂團和合唱團編制更龐大。(國家兩廳院提供)
國家文藝獎得主劉鳳學代表作《布蘭詩歌》升級規模重現,樂團和合唱團編制更龐大。(國家兩廳院提供)
國家文藝獎得主劉鳳學代表作《布蘭詩歌》.呈現獨特的劉式身體美學。(國家兩廳院提供)
國家文藝獎得主劉鳳學代表作《布蘭詩歌》.呈現獨特的劉式身體美學。(國家兩廳院提供)

97歲的國家文藝獎得主劉鳳學,雖年事已高,但仍心心念念奉獻給表演藝術,不只計畫完成出版10本《劉鳳學舞蹈全集》,同時也擔任她的代表作《布蘭詩歌》監製,由她的子弟兵盧怡全(小牛)執行完成,本周末將在台北登場。

盧怡全現為新古典舞團藝術總監,他表示,這部作品在1992年首演、2006年復刻重現,如今再度重返國家戲劇院,將有30年來不同世代的舞者同台演出,意義非凡。盧怡全表示,他從小學民族舞蹈,對現代舞本來很排斥,「我是看了劉鳳學老師的《布蘭詩歌》,才決定要加入舞團,也找到我想要做的事情。」

盧怡全表示,劉鳳學依照《布蘭詩歌》的音樂結構編舞,音樂最後段落講的人世無常一切都是輪迴,「但老師給了一個正向的結局,也和老師的性格有關;這部作品音樂在最後一段回到和第一首一樣,等於是回到原始點,老師的解讀是,回到初衷,這也是作為舞者的精神。」

相較於1992年首演版本,盧怡全表示,樂團和合唱團的編制更大型,同時展現劉鳳學獨一無二的編舞風格和劉式身體美學,盧怡全說:「老師常常告訴我,小牛啊,我們身高沒人家高,跳舞的時候要往上揚,要往上延伸。」

盧怡全表示,劉鳳學的身體使用線條是以C型,並不是S型,「雖然東方人身形一般並不高大,但C型的方式,在舞台上的能量會很大,不單單只有韻味而已。」

樂團指揮簡文彬表示,現場演出音樂搭配舞者,在演出當下的每一瞬間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創,「我自己看過《布蘭詩歌》三種在音樂之外的詮釋方式,各有各的巧妙之處,別的編舞家,會在戲劇構作、故事性佔較大篇幅,劉老師則是單純從音樂、文本,以她的劉式肢體,呈現《布蘭詩歌》。」

《布蘭詩歌》將於9月16日至9月18日在國家戲劇院演出三場,10月1日至2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11月19日至20日到台中國家歌劇院。新古典舞團外,共同演出者還有台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台灣交響樂團、台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台中藝術家兒童合唱團、星光兒童少年合唱團,獨唱家有黃莉錦、王典、趙方豪。

#劉鳳學 #布蘭 #詩歌 #音樂 #盧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