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七號是在2010經行政院核定,在2013年起經決議進入二階環評,但因路線爭議大一度暫緩,但日前通過專案小組審查,今天進入環評大會審查,共有31位立委、議員、官員、環團及民眾旁聽發言,光發言就耗時超過2小時,歷時近3小時後通過環評大會審查。

開發單位表示,目前高雄的南北向城際運輸以國道1號為主,往來高屏以台1、台88及台17為主,加上產業運輸需求大,但現行產業重車與小行車混流險象環生、東側地區缺乏南北向快速道路服務,因此規劃23公里的國道7號,並規劃臨海、大坪頂、小港、鳳寮、鳥松、大寮系統、仁武系統等7處交流道。

開發單位提及,國道7號可以減少多個道路負擔,如高雄市民在意的「台17線中林路至沿海四路」間,可望減少48%的交通量。

今天包括立法委員、議員、區長等共有31位民眾登記旁聽發言,有立委表示,國道7號已耗時10餘年,希望順利通過以紓運高雄貨櫃港壓力,否則光現在就因重車在市區亂竄,導致重大車禍頻傳,加上明年7櫃要營運,重車比率勢必增加,呼籲應給人民安全回家的道路。

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說,國道7號在30公里的旗山斷層上,一旦引發地震恐造成更大危害,開發單位應提出防災防震計畫;也有民眾提及,23公里的高速公路設置7個交流道,「平均2至3公里就一個交流道」,且預算恐逾1000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達40多億,根本是鑲金的道路。

而因國道7號會徵收上看400戶的民眾住宅,因此也有不少當地民眾反彈,認為明明有更好的方案,但政府就惡意的選擇,屢次開會也無法獲得回答。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說,會對在地居民以最小衝擊為原則,並優先設定地上權,如果要現金補償,也會以協議價購從寛處理,並優先提供社會住宅。開發單位說,無可避免會用到私人用地,會以最小拆遷、並盡量以設定地上權,並依自治條例從高從優補償,並與市府協調為優先安置。

最後,歷經3小時審議,環評大會仍通過國道七號。

#國道 #發言 #開發單位 #重車 #交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