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4月開始與病毒共存,今正式鬆綁國境,旅客入境改採「0+7」,總量管制也提升至每周15萬人次。對於指揮中心結束任務的時間點,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表示,未來新冠肺炎嚴重度小於流感時,指揮中心將不需要統計確診數,可考慮讓指揮中心、法定傳染病分類降級。
李秉穎今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時指出,現在新冠的重症很少,全世界的趨勢都是如此,疫情高,但重症死亡比例沒有提高,現在醫療機構面對的是其他的傳染病,流感疫苗還是要打,戴口罩也很重要,短期內都仍要維持,這是成本效益最高的防疫措施,且大家也已經戴習慣了。
對於指揮中心何時能結束任務?李秉穎說,當我們不需要再去統計所有的確診數,或是當新冠的嚴重程度小於流感的時候即可。流感的傷害比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大,但是流感併發重症時才要通報,我們在意的是重症人數。新冠弱化以後、症狀變輕的時候,未來一定是只通報重症,輕症則不需要通報。
李秉穎說,目前我們還是需要輕症的資料,我們必須知道近期的每日確診數,需不需要調整防疫策略,所以目前還是要維持法定傳染病分類,未來當新冠的嚴重度比流感低,「就可以考慮指揮中心、法定傳染病通報等級降低」。
對於相關時間點的估計,李秉穎認為應是幾個月後,時間難講,目前兒童新冠的死亡率仍高於流感5~10倍,還需要一段時間,「明年應該就是會(撤除任務),不知道明年的什麼時候」,很多都是未知數,但指揮中心的成立應至少會有3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