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元升息影響,飼料進入下一波漲價,今(1)起陸續有飼料業者宣布每公斤飼料調漲0.5元。蛋雞業者表示,雖然10月初蛋價才調降2元,但運費和玉米期貨價格已經下降,現在漲價完全沒道理,已和農委會協調,爭取蛋價能回漲2元。

今年蛋荒導致蛋價不斷上揚,10月4日雞蛋調降2元,產地價從每台斤42.5元降至40.5元,批發價從每台斤52元降至50元,為蛋荒以來首次降價;然而各家飼料大廠10月1日起才將每公斤飼料調降0.4元,今起陸續有廠商調漲0.5元,跌漲之間只有1個月。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黃榮珍表示,因為新台幣對美元持續走貶,除了國興飼料廠,還有其他飼料大廠也準備漲價,現在飼料每公斤17.5元,但是玉米價格都已經下降了,政府營業稅減免5%的措施也將實施到年底,現在還漲價很不合理。

黃榮珍說,之前天氣熱的時候每隻雞平均每天吃100公克飼料,現在天氣轉涼很適合母雞下蛋,每隻雞每天吃110公克,雞蛋現在產地價是40.5元,如果飼料漲價,那雞蛋也應該要漲價,這是市場機制。

他說,上周開會已經有和農委會說明雞蛋應該漲價,但農委會的回應是說美金升息,飼料廠營運壓力很大,這樣的說法我們不是很同意,呼籲蛋價應該要漲2元。

鴨蛋業者表示,漲價無可避免,但營業稅減免措施其實是騙人的,玉米、大豆佔飼料組成60-70%,整體成本頂多少了2-3%而已,說有幫助實在感受不到。

農委會表示,前陣子蛋雞農民確實有反應市況需要而呼籲漲價,但整體還是回到產銷情形來做決定,畢竟匯率變動涉及總體經濟,這部分會持續觀察。

#飼料 #漲價 #5元 #2元 #蛋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