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屋齡40年以上的老宅有313萬戶,若都市更新及老舊建物改建速度未加快,十年後將有超過300萬戶的50年老宅,相當於有將有3成建物屋齡超過50年。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1950~1960年代是台灣集合式住宅公寓產品開始推廣興起的時間點,這些早期興起的集合式住宅隨時間過去,愈來愈多的公寓屋齡也逐漸邁入半百的年紀,屋齡50年以上住宅數量已經達到百萬戶,雖然政府也積極推動都更與危老政策,但僅對於高房價區域改建效益與速度較快。
統計顯示,屋齡逾50年老宅最多的都會區是台北市,約有12.5萬戶,由於新增供給的速度緩慢,加上老宅數量大,50年老宅占比高達13.8%,其次為高雄市的12.2萬戶、新北市的10.3萬戶,六都中最少的為桃園市的4萬戶。
不過若以目前屋齡40年以上的房屋計算,這些房屋在十年後達半百之齡,若都市更新、危老建物改建速度沒有更大進展,雙北市十年後合計將有近百萬戶50年老宅,高雄市也有30多萬戶,桃園、台中、台南也都會達到逾20萬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