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9日主持例行記者會。記者提問,有個別西方媒體稱中方調整疫情防控政策表明中方抗疫理念發生變化,不再重視人民生命安全。汪文斌回應,有關說法完全違背事實,違背科學,純屬別有用心的抹黑之辭。
汪文斌強調,疫情發生以來,中方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三年來,中方有效應對了全球5波疫情流行衝擊,避免了致病力相對較強的原始株、Delta變異株等大範圍流行傳播,極大減少了重症和死亡,也為疫苗、藥物的研發應用以及醫療等資源的準備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中國疫情流行和病亡數保持在全球最低水準,人均預期壽命從77.3歲提高到78.2歲。
汪文斌說,在抗疫鬥爭中,中方始終堅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時因勢調整優化防控措施。隨著Omicron變異株致病力和毒力明顯減弱,以及中國醫療救治、病原檢測、疫苗接種等能力持續提升,中方將新冠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將工作重心由防控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症,這既是科學防控的及時必要之舉,也是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戰略長遠之舉。
汪文斌指出,隨著防控措施的調整優化,中方相關部門積極擴充醫療資源,建立分級分類診療機制,提高藥品產能供給,調集一些資源保護患有基礎病的老年人、孕產婦、兒童等重點人群,千方百計降低重症,減少死亡,有關努力和成效等具體情況連日來大陸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都做了詳細介紹。
汪文斌表示,三年來,中國的防控措施因應疫情形勢不斷調整變化,但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一點始終沒有改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