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林管處在苗栗縣南庄苗圃成立「林下經濟產業輔導與育成中心」,與國立中興大學簽署「建置生質能源循環系統」合作協議書,由中興大學提供連續式進料量產生物炭多膛爐系統,搭配設置精油萃取機、香菇乾燥機、榨油機、林木破碎機等發展林業產業經濟的小型機械,讓林業剩餘資材可循環再利用,轉換成綠金。
新竹林管處指出,這項合作協議主要就是讓林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剩餘資材,有循環再利用機會,將能有效降低林地燃料量、整地成本與增加應用後的經濟效益。
新竹林管處為此與國立中興大學簽署「建置生質能源循環系統」合作協議書,由國立中興大學提供該校副教授吳耿東所研發的連續式進料量產生物炭多膛爐系統,配合生物炭生產示範場域建置與推廣應用規劃,將整套系統架設在新竹林管處的「南庄苗圃」,並與周邊部落、社區合作協力,推動里山綠色經濟產業永續發展示範。
新竹林管處長夏榮生指出,在國有人工林內,為使木材通直、提高經濟價值所進行修枝、疏伐等撫育階段,產生的枝葉及造材的剩餘枝條、樹皮等,除了棄置林地外,如何提升它們在經濟上及環境上多元價值,發揮垃圾成為綠金的效益,是林業單位一直在思考與努力突破的點。
新竹林管處在苗栗縣南庄苗圃成立「林下經濟產業輔導與育成中心」,將設置精油萃取機、香菇乾燥機、榨油機、林木破碎機等小型機械,建置林業剩餘資材循環利用系統示範區,運用人工林伐採後剩餘的枝條為原料,利用機械破碎成木粉,經造粒機擠壓成為我們常見的木質燃料顆粒。再將木質顆粒再利用中興大學研發的「連續式進料量產生物炭多膛爐系統」高溫燃燒成為生物炭,不但可將木質燃料顆粒轉換成更有效率的燃料,提供當地種植段木香菇乾燥時的熱源,或是作為蒸餾精油時所需的燃料,更可加值為優良的土壤改良劑,結合周邊部落投入綠色經濟產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