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大虧,4月得大漲電價,外界質疑是實施再生能源躉購制度導致,台電今(7)說明,再生能源躉購每度成本未增加,只是去年因綠電購電度數增加而多支出約160億元。2022年虧損,主因還是國際燃料價格較前年幾乎翻倍,致使燃料成本大幅增加超過3000億元所致。
台電從2021年有盈餘224億元,到2022年逆轉大虧2675億元,今年年初預估也要赤字2700億,因此4月電價預估得大漲才不虧。台電表示,國際煤價2020年至2021年歷史低點,平均每噸約50美元,至去年9月每噸約450美元,為低點價位的9倍。另天然氣,2020年4月的歷史低點平均每百萬BTU為2美元,至去年8月創下70美元歷史新高,更為低點的35倍。
此情況台電強調國內並非特例,國際上包括法國、日本與韓國亦有類似狀況。法國國營EDF電力公司2022會計年度預估虧損換算超過4千億台幣,韓國國營韓國電力虧損換算台幣7千億,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去年亦估虧超過千億台幣。
至於再生能源躉購,該公司則強調並非台灣所獨有制度,說因此造成台電虧損也不是事實。目前再生能源躉購制度平均每度購電成本並無大幅增加,僅因購電度數增加而總支出略增約160億。
台電強調,國際電業採取多元手段因應燃料價格暴漲,包括由政府挹注資源,直接補貼電業或增資,如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的售電子公司東電EP出現嚴重虧損,控股母公司迄今已兩度進行增資。德國政府也針對輸電系統營運商補貼超過百億歐元,台電方面,也會積極採取各種手段因應燃料成本暴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