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這場會議為期兩天,名為EU-CELAC(歐盟與中南美洲共同體)會議,預計雙方有意相互建立經濟夥伴關係。阿根廷與會官員指出,不管有沒有具體結果,這次能見面就代表未來關係可望更上一層樓。
歐盟希望能與拉丁美洲發表聯合聲明,同聲譴責俄羅斯,但可能事與願違。大多數拉丁美洲共同體國家都支持聯合國2月份決議,要求俄國立即從烏克蘭撤軍。不過,尼加拉瓜卻投下反對票,玻利維亞、古巴與薩爾瓦多則棄權。
巴西總統魯拉(Lula)把自己定位為中立,以及潛在的和平斡旋者。即使在去年2月底俄烏戰爭爆發前,俄羅斯一直是歐盟最大天然氣供應來源國。但為了響應美國發起的經濟制裁,歐盟跟俄羅的關係基本上已全面斷絕。
另外,希望減少對中國大陸依賴的歐盟,正與自稱可靠的合作夥伴中南美洲聯盟,以期打開更多貿易市場。同時,歐盟也要確保,目前由中國大陸主導的供應鏈獲得保障,像是電動車等還有低碳經濟(LCE)。
中國大陸勢力觸角如今伸往中南美洲,歐盟坦言,有時會忽略拉美這位夥伴的存在。不過,定期舉行的這場EU-CELAC峰會,不但可活絡雙邊感情,也可制衡北京政府。
據悉,中南美洲各地區全部領導人60位都有受邀與會,但薩爾瓦多、墨西哥、秘魯以及委內瑞拉等國,已表態不會參加,但其餘都將陸續前往比利時的首都報到。
這些拉美國家樂見來自歐盟的投資,但希望能看到在自己國家內加工,生產鋰電池以及電動車,而不是外資將自己豐富的各項礦產運往外地,並在別處加工作業。因為,就報酬率以及經濟效應來說,前者比較大。
歐盟正在推動,與全球最大銅與第2大鋰生產國智利之間的貿易協定,最快或將於2024年生效。同時,也打算繼續跟2018年與墨西哥,以及2019年與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所組成的(MERCOSUR)南方共同市場達成的共識續弦。
不過,沒幾個人看好僅一次會議雙方就會有重大的收穫。但好消息是,歐盟與阿根廷計畫在此峰會開始之前,可望簽署能源合作諒解備忘錄。同時,為了抗衡中國大陸一帶一路,歐盟還要投資中南美洲100億歐元,約112億美元,趁機加強自己全球門戶計畫(Global Gateway)。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