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外資對台灣科技業的看法轉趨保守,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削弱風險偏好,新台幣料將連續第6個月走貶,創下2006年以來持續最長的跌勢。但隨著中國接連推出振興措施,這個台灣最大貿易夥伴的經濟開始出現回穩跡象,台幣的走勢似乎也隨之反轉。
中國占台灣貿易總約額四分之一。人民幣是上周表最好的亞洲貨幣,其次是韓元和新台幣。
由於台灣是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台積電的所在地,半導體產業前景也可能為台幣帶來助力。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駐香港資深新興市場策略師Eddie Cheung表示,中國經濟前景改善和晶片周期好轉應該對新台幣有利,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封頂和美元貶值應該能為新台幣下檔帶來支撐,預期到今年12月,台幣可能升至31.1兌一美元。
台幣在本月一度跌至10個月低點,但之後開始收復部分失土,並在上周收於31.928兌一美元。
在中國推出振興經濟的措施後,上周外資重返台股。美國AI晶片龍頭輝達的亮眼的業績報告與展望讓投資人重新燃起對科技業榮景的期待,而台灣作為全球最大晶片出口國可望從中受益。但這並不表示風險全無。有些人對晶片業反彈仍然抱持懷疑態度,也對台灣備受中國軍事威脅的地緣政治情勢感到擔憂。
眼下投資人關注的焦點是台灣央行在9月21日會議做出的利率決定,以尋找與其利率路徑以及是否採取更多措施支撐台幣的相關線索。
就技術面而言,新台幣在2022年低點(32.345兌1美元)獲得支撐。美銀不認為台幣兌美元匯率會貶破這個技術關卡,並預期今年台幣將以31.7兌一美元封關,理由是聯準會的升息周期已經接近尾聲,美元升勢估將放緩,以及中國政府料將採取更有力的財政措施來應對經濟增長減弱的趨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