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報告指出,債息一達到某個點就會自動吸引夠多買家來支撐債市持續走高,這樣的神奇點位並不存在。我們可以想到一種短期內債券大幅上漲的情況,那就是如果未來幾周風險資產大幅下跌。
投資人預期聯準會利率可能升得更高並維持在高檔更長時間,近來美國公債價格跌跌不休,全球債券市場也受到波及。
雖然周三這股拋售力道減弱,但操盤手對於震盪再度加劇仍抱持高度警惕,尤其擔心周五發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數萬一較預期強勁。
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報告顯示美國9月民間就業增長大幅縮減且遠小於市場預期,緩解了投資人對利率可能升更高、高更久的擔憂,周三美國公債殖利率從16年高點回落,為美股帶來提振。
巴克萊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美國央行不太可能放寬讓他們持續賣超美國公債的「量化緊縮」(QT)計畫。美國財政赤字擴大導致債券供應增加,也推升了期限溢價(term premiums)。此外,外國央行買超美國公債的力道放緩,因此美債的需求將走軟。
日本投資人是美國公債最大的海外買家,但現在可能會轉而青睞日本政府債券,因為當日本央行調整其寬鬆政策立場時,殖利率就會攀升。
這表示債市反彈的命運掌握在股市手中。巴克萊分析師表示,過去三個月來標普500指數下跌約5%,遠低於觸發固定收益資產反彈所需的跌勢,「債券拋售的力道如此驚人,以致於就估值的角度來看,股票可能比一個月前更貴。我們認為,債市能否回穩最終將取決於風險資產價格能否進一步走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