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間行銷公司調查,日本「核處理水」首度排海的1個半月間,中國電商網站上的日本製商品銷售持續疲軟,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減少逾310億日圓(約新台幣67億元),減幅約3成。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面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入海,中國政府從8月24日起全面禁止日本產水產品作為反制。
而日本一間行銷公司日前針對中國兩大主要電商網站上販售的2萬2000項日本製商品,調查是否受到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從日本首波「核處理水」排海首日的8月24日至10月8日約1個半月的銷售額,跟2022年同期相比減少了約30%,相當於約310億日圓。尤其是直接接觸到皮膚的商品及食品等,銷量明顯受到影響。
例如化妝水等護膚產品減幅約36%、金額約155億日圓;尿布等嬰兒及孕婦用品下滑了34%、約57億日圓;包含保健食品在內的食品、保健商品減少約29%,將近40億日圓。
另外有約3成的日本製商品,產品介紹中的「日本」被刪除,或是改用「海外商品」來標註「日本輸入品」。
進行這項調查的行銷公司指出,「之前日本的名字是個品牌,但是現在形象已變為負面。中國消費者擔憂放射性物質,所以透過檢查等證明安全性是相當重要的」。(譯者:楊惟敬/核稿:黃名璽)1121102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