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廚餘除了可交給環保局作成堆肥外,民眾也可自行利用未經烹煮的蔬果廚餘製成「環保酵素」,用來清潔家中,減少汙染。為推廣果菜廚餘回收再利用,新竹市環保局舉辦技術分享說明會,邀請專家擔任講師,利用最簡單的生活垃圾自製環保酵素,鼓勵民眾踴躍參與。
新竹市長高虹安指出,垃圾零廢棄、資源循環再利用是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2「責任消費及生產」的最佳策略與手段,近年環保技術發展,廚餘再利用方式除了養豬和傳統堆肥方式外,新竹市也已啟用高效廚餘處理廠。
高效廚餘處理廠使用微生物處理技術,廚餘不論有無烹煮過均可轉化成有機介質,再經2至3週的後腐熟變成廚餘堆肥,可提供農作物或花木植栽的成長養份,另外,廚餘源頭減量方式,採環保酵素技術,更能達到中央「淨零減碳」目標,讓剩食走向循環再利用。
新竹市環保局指出,家戶產生的廚餘,除可提交給環保局作成堆肥外,市民也可自行利用未經烹煮的蔬果廚餘製成「環保酵素」,應用於家居清潔、排水溝渠抑制臭味、花木植栽等領域,以淨化環境,減少汙染。
環保局說明,環保酵素是泰國樂素昆.普潘翁博士所研發,將鮮果皮蔬菜廚餘混合黑糖和水,經3個月發酵後便可使用。發酵完成的環保酵素呈現棕色,有柑橘般的刺激氣味,可代替家中的化學清潔用品,而且製作過程中產生的臭氧(O3)具有殺菌功能,能夠增加空氣的含量氧,減少廢氣和毒氣。
為推廣果菜廚餘回收再利用,環保局將在2月25日舉辦「蔬果廚餘自製環保酵素技術分享說明會」,邀第12屆「柯布共同福祉獎」得主溫秀枝醫師擔任講師,台灣愛酵環保協會新竹分會執行長洪懿馨等人示範分享環保酵素製作方法及實際應用成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