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異常(SSD)是一種在兒童成長中常見的語言障礙類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系教授阮聖彰的團隊與汐止國泰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團隊攜手合作,開發出全台第一個能夠透過手機快速初篩出兒童語音異常的工具「Speech & Sound-SPEAK 慢慢說,語音篩檢評估」APP,提早發現並協助治療兒童發音「臭奶呆」的問題。
阮聖彰表示,語音異常的孩童若無法提早接受評估及治療,會使得孩童在學科表現或社交互動品質上受到影響,而語音篩檢評估APP也是遠距醫療的其中一環,擺脫兒童因語言治療排隊時間過長、往來醫院舟車勞頓等因素,為偏鄉兒童的發展提供更方便的服務。
「Speech & Sound-SPEAK 慢慢說,語音篩檢評估」APP(簡稱語音篩檢評估APP)可以免受地域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評估,為兒童提供早期發現和治療機會,它不僅提供初步的篩檢結果,還能提供語言治療師輔助診斷資訊,幫助醫療人員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和制定個別化的治療計劃,改善整體治療過程。
阮聖彰解釋,語音篩檢評估APP是透過讓3至7歲兒童念讀字卡,並借助端對端的類神經網路模型,結合文本提供的額外語言特徵,對發音進行分析及評估,區分出正常和異常的發音。異常發音包含:塞音化、舌根音化、摩擦音化、塞擦音化、不送氣化和聲隨韻母省略等,就是臨床上常見的六種語音錯誤音韻歷程。
國泰醫院語言治療師陳俞瑾指出,語音篩檢評估APP能篩檢出臨床上至少7成的常見語音錯誤類型,並初篩孩童是否有語音異常或語言遲緩的症狀,與專業治療師評估的平均誤差保持在5%以內。
陳俞瑾指出,這個APP與醫院篩檢最大的差異,在於APP可以做前後測比較,用數據化的方式了解孩童的進步程度。未來也會朝向優化模型和建立穩定雲端資料庫的方向達到廣泛使用。
此外,應用程式中內建完整的語言治療衛教資訊和後續治療地圖,從篩檢到完整衛教資訊一應俱全。使用者不僅能夠了解兒童的語音狀況,還能夠得到專業的建議和引導,提供家長更多支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