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前鎮漁港屬於遠洋漁業基地,是臺灣農業部所歸類的「第一類漁港」之一,作業範圍包含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等洋區,是全臺灣漁獲量最多、也是船舶噸位最大的漁港,自1968年落成啟用迄今已逾50年,因早期並未進行污水下水道建設,港區內雨污水混流,經由雨水排水系統流入港區,造成衛生環境及水質不佳。經水利局整建汙水下水道完成後,港區內的水質與異味已經大幅改善。
行政院核定的「前鎮漁港建設專案中長程計畫」中,由水利局自110年推動下水道系統工程,針對港區進行全面性的污水下水道系統規劃,建置污水管線推進工程近5,900公尺,並完成港區內792間用戶及12間事業用戶污水接管並輔以截流,另於漁港排水口處設置六處截流閘門,每日最大可截流進入海域之污水量達13,880噸,下水道建設雖稱為地下「看不見的工程」,於112年竣工至今,已使港區內水質與異味大幅改善。
水利局表示,為朝向乾淨海面為目標前進,將定期清理閘門內垃圾,並於防汛期間增加清運頻率,降低箱涵內垃圾流入港區的機會,另為使前鎮漁港更添風采,施工團隊從簡約主義發想,由海洋元素藍色及白色節塊組成,採氟碳烤漆鋁沖孔板包覆閘門結構,用以解構原閘門形體,象徵無懼風雨的外牆。另採用前鎮漁港遠洋漁業代表水產做為主題,6座閘門主題分別為魷魚、鮪魚、雨傘旗魚、鰹魚、劍旗魚與秋刀魚,主題物件為全立面不銹鋼掛件,表面完成鏡面拋光,散發耀眼金屬光澤,構築在包板量體上,就像魚群躍動,未來搭配乾淨海面上的波光粼粼,使前鎮漁港更為增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