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府對的搜尋結果,共4,931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表態,若北京對台動武,包含海上封鎖,日本可能認定為「危機事態」啟動集體自衛權,允許自衛隊以武力保護自身安全與利益。這是日本現任首相首度宣示,若台海爆發戰爭,即使未直接攻擊日本本土,日本也可能介入,這是日本安全政策的歷史性轉折,對東亞區域安全投下新的變數,也引發極大的爭議。
各國正卯足全力讓美國總統川普開心,以談成更有利於本國的貿易協議及關稅稅率。傳出瑞士即將與美國達成協議,將39%高額關稅降至15%,川普昨(10)日並未證實消息,但坦言對瑞士下手太重,正在磋商調降關稅。值得注意的是,川普上周才接見瑞士企業高層,並獲贈金條。
鳳凰颱風襲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升為一級開設,過去因堰塞湖溢流釀災的光復鄉因累積雨量達標,已發布紅色警戒、啟動人員撤離。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此次應連結過去經驗,盼地方政府能依中央應變中心發布訊息進行統一規劃,也希望地方政府給予撤離、避難及收容國人妥善照顧,中央會隨時給予必要協助。
提及廣西,多數人首先想到桂林的秀麗山水。如今,憑借毗鄰東協國家的獨特區位優勢,廣西正加速成為大陸對接東南亞的產業「橋頭堡」--在大陸中央政府對晶片、人工智慧(AI)產業的重點布局下,當地高科技相關產業已顯露成效。
穩定幣討論正夯,各國央行態度不一,不少國家已積極布局本國穩定幣的出爐,也有不少國家尚在觀望。穩定幣聲勢震天價響,看來新的貨幣世代即將出現,在各國穩定幣正式大量抬上交易平台之前,必須先推測可能發生的多項衝擊,先作防範。
川普2.0執政已10個多月。「川普現象」最近出現一個動向:一方面,「川普作風,表現異常」,兩黨較量,越演越烈。美國政府已經停擺36天以上,超過歷史紀錄。亞太地區的美國盟國,對美國地區戰略的不穩定性,表現出不安。另一方面,川普在結束韓國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後,再次提出G2,表達美國與中國的關係。
福建連江地方檢察署為宣導政府對犯罪被害人保護制度,並宣導反詐騙重要性,與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福建連江分會一起舉辦犯罪被害人保護週暨反詐騙宣導有獎徵答活動。自114年10月27日至11月3日止,雖僅為期8天,但民眾參與熱烈,至活動截止日止,共觸及2272人,有1477位民眾完成答題。
賴清德總統日前在國際旅展宣布將打造「觀光國家隊」,盼2030年觀光產值達到兆元,對此南投縣長許淑華說,多次建議總算獲總統正面回應,籲觀光政策由中央主導,串聯各縣市季節性活動,再向東南亞、歐美等市場提出具體方案,加強行銷,盼完整配套與行銷策略能呈現在明年度預算上。
據觀察者網報導,上個月,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以「行程安排問題」為由,推遲了訪華行程。但不久後,瓦德福又主動約請中方通話,強調德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期待在中方方便時間盡早訪華,就兩國關係等重要問題深入溝通。
他八十一歲,「目前」叫谷正文。他曾經當「共幹」,專搞工人罷工,後來改當國民黨游擊隊,擅長各種極機密反情報工作,來台後,他任職保密局,據說是最會抓「匪諜」的人。近年,他一反特務言行小心保守的本色,頻頻在各個敏感場合「大鳴大放」,還抖出不少塵封「黑幕」,使情治單位都懷疑他是不是有一點「老番顛」?
副總統蕭美琴7日現身歐洲議會,受「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邀請發表演說,這是我國副總統首次在歐洲議會場地公開發表演說,被綠營視為外交突破。緊隨其後,前總統蔡英文8日啟程赴德國,將在「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近期台歐政治互動頻頻的現象可從內外兩個視角解讀。
美國奧勒岡州波蘭地方法院最新裁決,川普總統「無權」向奧勒岡州波特蘭市(Portland)部署國民兵部隊。因為川普與聯邦政府的理由過於勉強。原本法院就有一項臨時法院命令,也是禁止國民兵進入波特蘭,而現在命令己成為永久性裁決。
副總統蕭美琴7日現身歐洲議會,受「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邀請發表演說,這是我國副總統首次在歐洲議會場地公開發表演說,被綠營視為是外交突破。緊隨其後,前總統蔡英文8日啟程赴德國,將在「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近期台歐政治互動頻頻,背後的原因、意義和影響,可從內外兩個視角解讀。
公職還是鐵飯碗?朝野立委近日針對「停砍年金」展開攻防,引發各界關注。一名網友在Dcard分享,他花24年當上9職等,但政府對軍公教的壓迫沒有下限;感嘆如果人生重來,他不會再選擇考公職。網友熱議表示「國營企業就像是儲蓄險,哪有等人做了40年後突然更改40年前的合約?」
桃園共有391個市民活動中心,但卻有高達72個坐落於私人土地,無黨議員李家興感嘆經繼承或轉手後,新地主主張租金補償、協議價購,甚至對簿公堂要求拆屋還地,請市府積極解決產權爭議。市長張善政允諾全面盤點、逐案與地主溝通,簽訂無償使用同意書或辦理租賃。
當地時間11月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在巴西貝倫開幕。美國30年來首次缺席一度引發國際社會擔憂,但不少參會人士反而如釋重負,畢竟川普政府對氣候議題的反科學敵意,早已成為全球氣候變暖國際合作的障礙。
從十年前成立善醫生技開始,前台北榮總骨科醫師、化學工程博士的戴念國就將推展再生醫學視為畢生職志。他笑說,單設備就燒了近2億,若不是堅持理念,只做醫師的酬勞難到不香嗎?何必撲向當時大家都還在觀望的再生醫學!值得驕傲的是這條路戴念國沒白走,他從初窺門徑,到成為再生醫學具話語權的專家,為台灣的再生醫學做出巨大的貢獻。
中國試圖擺脫通縮循環的進展依然緩慢,但這場轉變可能會加速改變全球市場。中國於2024年推出「反內捲(anti-involution)」政策以應對通縮,目前改革仍處於初期階段;雖已出現一定效果,但與2014年~2015年那一輪抗通縮行動相比,本次政策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宣布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將向聯邦政府分期支付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億6000萬元),以恢復被凍結的2億5000萬美元研究經費。
川普政府6日將十種礦產列入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礦產清單,其中包括對電動車、電網和資料中心至關重要的銅,以及用於製造煉鋼焦炭的冶金煤。此外,美總統川普同日在白宮還會見中亞五國領導人,強調確保關鍵礦產供應是美國政府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