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潘羽姍) 2022臺北市教育博覽會8月17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1樓開幕。柯文哲市長、教育局曾燦金局長及各大教育相關團體、校長及教師代表,共同宣誓:「孩子的未來,讓臺北來!」展現臺北市投注教育決心。博覽會將透過「全人及素養導向教育」、「技職教育」、「創新及實驗教育」、「國際及雙語教育」及「資訊及智慧教育」等五大主軸,展現近年來教育成果。

資訊及智慧教育展區。(攝影/潘羽姍)
資訊及智慧教育展區。(攝影/潘羽姍)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表示,台北教育博覽會是把這幾年的成績做一個展示,不過更重要的是如果要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往前進,是需要去多加思考的。雙語教育方面,下個月新學年度開學的時候,期望能達到78所學校使用雙語教育,而國際教育方面,已經跟多所學校進行合作,特別是高中生方面,只要多修其他國家學校的學程,就能同時拿到台灣與國外學校的文憑,對於申請國外的大學有很大的幫助。台北市連續四年拿到亞太地區智慧城市大獎的教育類,要感謝所有教育局的同仁,以及家長會的支持。

台北市教育博覽會分為五大主軸,其中「創新及實驗教育」主題為「夏日派對」,分為「展演區」、「創新實驗學習成果展示區」、「學習分享對話區」及「影片觀賞區」4大主題展區,透過實驗教育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現,讓學生、家長及社會大眾認識與感受臺北市實驗教育的創新能量與無限可能。

台北市博嘉實小校長洪慧瑄校長對於「什麼是實驗教育?你的孩子是白老鼠嗎?」這個議題進行演講。(攝影/潘羽姍)
台北市博嘉實小校長洪慧瑄校長對於「什麼是實驗教育?你的孩子是白老鼠嗎?」這個議題進行演講。(攝影/潘羽姍)

「什麼是實驗教育?你的孩子是白老鼠嗎?」針對此議題,台北市博嘉實小校長洪慧瑄表示,「實驗」這兩個字的意思跟不確定性的實驗並沒有劃上等號,而是表示學校所教的和普通學校的教育課程不同,而是在進行一些創造性的教學。想要專精於不同的領域的孩子,可以透過這樣的課程模式找到適合及喜歡的職業領域。而實驗教育理念是每所實驗機構及學校相當重要的關鍵,以博嘉實小為例,是以「美感」教育來當作實驗教育理念,所以在設計課程的時候,除了基礎的國、英、數以外,還會用跨領域的方式去設計課程,回應博嘉實小的實驗教育理念。

學學教育實驗機構的詹家惠教育長以及學生。(攝影/潘羽姍)
學學教育實驗機構的詹家惠教育長以及學生。(攝影/潘羽姍)

學學教育實驗機構的詹家惠教育長表示,學學教育實驗機構是高中階段的實驗教育機構,在2017年由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所成立的,台灣第一所藝術設計人文為主的教育實驗機構。課程特色會與一般的美術高中職不一樣,會讓學生在高一一年當中去探索15項文化創意產業類別,包括視覺傳達、電影電視、表演藝術等所需要的專業能力,例如平面設計、舞蹈、繪畫等。學生在高一的時候可以在不同領域去做探索,到了高二、高三則是讓學生在他所感興趣的領域去做選修。這樣的課程規劃目的是在於,學生在第一年能夠奠定美學相關基礎的知識,做為未來擁有跨領域的基礎,然後高二、高三就能夠更專精於他所喜歡的領域專業發展。

學學教育實驗機構的同學現場為來賓繪畫個人肖像畫。(攝影/潘羽姍)
學學教育實驗機構的同學現場為來賓繪畫個人肖像畫。(攝影/潘羽姍)

學學教育實驗機構的江同學表示,學學教育實驗機構不只有教普通高中職的課程,也有服裝設計及空間設計等有關藝術類的課程教學。如果在課程上、升學上遇到困難,教師也會親力親為的幫助學生,這也是吸引她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年級的時候她學到各種基本的設計,例如親自去策劃一部電影等,二年級則是選擇自己想要讀的設計類,像江同學是對服裝設計有興趣,則選擇了和服裝設計有關的課程,未來想從事服裝類的設計以及行銷。

#實驗教育 #學學教育實驗機構 #博嘉實小 #教育博覽會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