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大家的印象中馬卡龍似乎一直被打上法國甜品的標籤,然而民間卻長久的流傳著馬卡龍來源於義大利的說法。馬卡龍到底出身法國還是義大利?關於馬卡龍有下列幾種說法。
第1種說法:
馬卡龍最早出現在義大利的修道院,當時有位名為Carmelie的修女為了替代葷食,而製作這種甜點,又稱為修女的馬卡龍。直到1533年佛羅倫斯共和國公主與法蘭西王國國王亨利二世(King Henry II)結婚後,公主的隨從、僕人和廚師也陪嫁到法國,把義大利飲食文化和食譜一併帶到法國。
第2種說法:
有人稱馬卡龍是在十六七世紀時由瑪麗王后(Marie An-toinette)特地從義大利引進法國的,並取名為「少女的酥胸」,很快成為法國多個地區的美食特產。
第3種說法:
法國南錫鎮有兩名修女Marguerite 與Marie-Elisabeth,她們為了要讓不吃肉的人們,均衡獲得營養,而創造出的一種點心,人們都叫她們為Macaron Sisters。
儘管這些傳說各自撲朔迷離,但似乎都與皇室、貴族、女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難怪馬卡龍身價不凡,且總被冠與「甜品中的貴族」和「最受女性歡迎的甜品」的桂冠。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巴黎的糕點師傅Pierre Hermé發明一種方法來呈現馬卡龍,利用三明治夾法將甜美的稠膏狀餡料夾於傳統的兩個蓋子層,成為新的小圓餅,更由於香料和色素的使用、溼度控制,使得馬卡龍性質改良。相較於更早之前的小圓餅的甜、乾、易碎的特性,新的圓餅具備外殼酥脆的口感,內部卻濕潤、柔軟而略帶黏性,改良後的馬卡龍直徑大約為3.5-4公分之間。而今更有馬卡龍的專賣店,也富含各式各樣的口味
馬卡龍的正確拼寫是什麼Macaron?Macaroon?關於馬卡龍身世的爭議也許與它名字的拼寫也有關係。很多人可能是因為「Macaron」這個詞是法文,所以認可馬卡龍來自法國。但是我們也能在市面上看到「Macaroon」的寫法,雖然多了一個「O」,但可不是拼寫錯誤,不過英文拼法罷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