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春節假期,根據傳統習俗每戶人家都會回到老家,一大家族一起吃團圓飯,但現代卻有很多人都是「小家庭」過新年,不少人都覺得過年的氛圍越來越不濃厚,於是上網詢問為什麼以前的人都不會有年味變淡的問題。
一名網友上《PTT》發文,表示自己從20幾年前就開始聽到有人覺得「年味變淡」,而他自己過了30多個新年,也逐漸對於每年都相同的節目和詞彙感到厭煩,因此也覺得年味有變淡的趨勢,但PO主卻突然反思,為什麼以前的人都不會有這種感覺?而且現在對比以前,過年的節目、娛樂都更加多元,為什麼到了現代才會有年味變淡的感受呢?
對此疑問,很多網友就指出可能是因為「科技發達」和「少子化」以及「社會結構改變」的原因,「就是娛樂越來越多才沒有過年的氣氛」、「以前多生,有年度大團圓象徵意義;現代人少生,小家庭隨意解決就好!」、「現代人比以前更富裕,想吃大餐不用等節日、想穿新衣隨時買;以前環境差、大多都是節日才吃好、穿好」、「春節是農業社會的節日,對都市化社會而言,當然會變淡」、「正因為選擇變多,所以你的新年不是我的新年」。
文章來源:PTT/filmystery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