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陸北京的故宮是明清兩朝、共24位皇帝的皇宮,在裡面有許多充滿巧思與奧妙的設計與建築,包含室外擺放著許多大水缸,但裡面的水到了冬天竟從未結冰過,對此北京故宮導覽員解釋,清朝時每到小雪,太監就會替水缸蓋上會發熱的蓋子,以避免水面結冰。
北京故宮導覽員房博指出,故宮中的建築大部分都是木質結構,一旦起火就可能造成極大的災難,而最容易發生火災的季節就是冬季,這時候不但乾燥還會刮西北風,火容易順著風勢擴大到周圍建築,且冬季又是用火最頻繁的時期,到處都得生火取暖,自然大大增加了發生火災的機會。
房博表示,故宮內有許多大水缸,主要的功用是為了防火,但到了冬天、溫度下降,這些放在室外的水缸若是結冰就無法救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清朝皇帝想出了一個妙招,據清朝乾隆編纂的《國朝宮史》記載,每年一到小雪時節,內務府營造司的管理太監們就會替水缸蓋上蓋子,蓋子下面有裝滿碳的鐵屜,點火後以碳的溫度融化結冰的水面,一旦救火需要取水時就會比較方便。
房博表示,光是一個蓋蓋子的簡單工作,在清宮中也講求分工負責,由內務府營造司的太監蓋上蓋子,熟火處太監再來點火,如果出了什麼問題,就能找到對應的負責人。至於水缸的蓋子大約在驚蟄時節被取下,若是遇到乍暖還寒的狀況,就會適當地調整取下蓋子的時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