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謀害皇帝是滔天大罪,犯人除了會被處死外,還可能連帶害到整個家族,因此跟在皇帝身邊的太醫都小心翼翼,深怕看錯病、開錯藥,導致皇帝駕崩。不過在明朝有一個神奇的庸醫,他接連醫死2任皇帝,卻始終沒有被處死,甚至還能平安度過晚年、得以善終。

根據《萬曆野獲編》記載,劉文泰原本的職位為右通政使兼太醫院院使,因為開給明憲宗的藥方有誤,而傷了憲宗導致駕崩,於是被給事中(官職)韓重、御史陳谷等人上奏章彈劾,神奇的是,原本犯下滔天大罪的劉文泰竟逃過一劫,最後繼任的明孝宗僅下令將他降職為太醫院院判。

到了弘治16年(西元1503年),孝宗命令劉文泰等人,重新校對修訂宋元2朝的醫書,將宋朝的《証類本草》、《紹興本草》,以及元朝的《飲膳正要》等書進行匯編,最終耗時2年完成《本草品匯精要》一書。然而劉文泰其實不精通草藥,於是在匯總書籍時曾尋求翰林院幫忙,內閣大學士劉健感到不滿,上書抱怨「豈有詞臣為醫士校書之理?」,幾經波折之後才順利把書完成。

之後劉文泰和太監張瑜打好關係,一內一外相互照應,每當宮中的皇帝、太后或嬪妃生病時,不管內科還是外科都要傳喚他去醫治。弘治18年(西元1505年)夏天,孝宗罹患感冒,劉文泰卻亂開藥給孝宗吃,讓他過沒幾天就病重駕崩。

明武宗繼位後,司法部門立刻上奏,稱劉文泰和張瑜狼狽為奸,醫治皇帝時又藥不對症,建議皇帝應該速速將人抓起來,2人一起處斬,以撫慰先帝之靈,武帝原本已經答應,但詭異的事情再度發生,在輔臣謝遷、李東陽2人的極力辯駁之下,劉文泰的死刑奇蹟似地被免除,僅被處以流放之刑,最終他在廣西度過晚年,得以善終。

#劉文泰 #皇帝 #太醫 #駕崩 #明孝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