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花點時間思考一下,你所做的選擇是否由自己決定。例如,你選擇拿起這本書,讀起這些字。是的,你現在又做了一次。還沒完,你選擇繼續閱讀下去,除了剛剛那些字,還有這些字。
好吧!為了證明你有選擇權,不受我們控制,你現在可能不想再讀這些字了。畢竟,你有自由意志,對吧?如果這樣做能讓你覺得好過一點,請暫時移開視線,我們會等你回來。
你回來了嗎?選得好。(只不過,這一切都在我們預料之中。)
重點是,我們都喜歡「認為」對自己的行為有完全自主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做出成千上百的決定。我應該起床,還是按下貪睡鬧鐘?今天應該洗澡嗎?早餐應該吃培根蛋,還是一碗熱騰騰的燕麥粥?世界就是你可以隨心所欲、盡情揮灑的舞台,如果你早餐想吃蚵仔煎,當然可以這樣做。我們不太推薦,但是,嘿嘿!這是你的選擇。
如同本文開頭舉的例子,「我們所做的任何選擇都是預先決定好或是可以預測」,這種被控制感讓人感到不安。我們寧願相信,自己做的決定就是發生在當下,而不是在之前,並且沒有任何人能夠預見。
但這是真的嗎?我們的選擇真的不可預測嗎?隨著科學進步和我們對物理定律的理解愈來愈完備,很多人開始懷疑是否有可能預測一個人將要做出的決定。或是把這個問題從實驗室帶到哲學殿堂:我們在做決定時,真的有選擇權嗎?或許可以將複雜的思維行為,簡化為一組簡單、可預測的規律?
如果你選擇繼續閱讀下去,就可以一窺究竟。不過,給你一個善意的提醒:我們預測你可能不會喜歡即將揭曉的答案。
(本文摘自《宇宙大哉問:20個困惑人類的問題與解答》/天下文化)
【內容簡介】賞心悅目、幽默逗趣,敘述嚴謹卻又充滿智慧。
如此微妙的平衡只有豪爾赫和丹尼爾能達到。——羅維理 Carlo Rovelli ︱《七堂簡單物理課》作者
進入黑洞、暫停時間、揭開多重宇宙之謎
讓人耳目一新的宇宙學入門書
人類最大的共通點就是會問問題、渴望知道答案。
在看過科幻電影、小說之後,你是否曾跟朋友討論:
.時間能暫停嗎?
.要如何回到過去?
.被吸進黑洞會怎樣?
現在,這些問題有解答了!
漫畫科學家豪爾赫.陳和粒子物理學家丹尼爾.懷森擅長以風趣易懂的風格回答大眾提問。
他們在本書中將帶領我們一起探險,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一步步揭開宇宙奧祕。
準備好一同踏上旅程了嗎?記得坐穩並敞開心靈,你會發現宇宙跟想像中不一樣,必須用全新的角度來觀察!
【作者簡介】豪爾赫.陳(Jorge Cham)
巴拿馬華裔,喬治亞理工學院學士,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學博士。跟《如果這樣,會怎樣?》的作者門羅一樣,是漫畫家兼機器人科學家,而線上連載的《PhD漫畫》廣受歡迎。
丹尼爾.懷森(Daniel Whiteson)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美國物理學會會士,專門研究粒子物理,參與CERN大強子對撞機實驗。擅長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尖端的物理概念,例如《這世界難捉摸》。
【譯者簡介】徐士傑
實驗粒子物理學家,美國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與作者丹尼爾.懷森是好友,很久以前就常常一起討論物理議題。
葉尚倫
畢業於陽明大學醫學系,曾擔任台北榮總胸腔部住院醫師以及總醫師,並且通過內科專科醫師考試。2008年隨徐士傑旅居瑞士以及美國,目前定居西雅圖,任職於西雅圖華文學校六年級教師以及公立學校之數學家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