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目前已知最早的歷史,一個預測未來的重要手段就是去問將死和已死之人。召魂術(necromancy,字源是希臘文的 nekros「死亡」和 manteia「占卜」)背後的基本假設是將死之人正在接近某種關口,已死之人已經通過那道關口,這兩種人知道的都比活人要多。

《創世記》第四十九章第一到二節說高齡一百四十七歲的老祖宗雅各臨終時躺在床上講話:「你們都來聚集,我好把你們日後必遇的事告訴你們。雅各的兒子們,你們要聚集而聽,要聽你們父親以色列的話。」事實上這位老祖宗後面講的話大概令聽者大失所望,因為內容比較像是祝福而非預言,且基本上沒提到與在場任何人未來有關的特定事情。不過這個「遺言金句」的傳統一直延續不衰,其中許多都據稱是在預言未來,只要在網路上搜一搜就能找到大量真實的與偽作的例子。

記載中最早的召魂術出現在前面提過的《吉爾伽美什史詩》裡,年代約在西元前二一○○年前後。史詩中寫到太陽與冥府之神匿甲(聖經《列王紀下》第十七章第三十節也有提到祂)召喚恩奇杜的亡靈「如風一般」從地面洞窟裡升起,讓他跟悲悼亡友的吉爾迦美什說話。從這之後一直到新亞述時代(約西元前九○○到六○○年),兩千多年間美索不達米亞關於魔法的著作裡出現無數次生者與死者魂靈的會面,有一片新亞述時代的黏土板就說到某位「先王后」的亡靈因為「真實無欺」而享有盛譽,看起來她是向某個王侯(可能就是她兒子)承諾說他的後代會「統治亞述」。

黏土板內容還告訴我們,當時人認為聯絡死者是有危險的,如果不夠資格的人以不當手段為之,這非常可能導致施術者死亡。大英博物館現藏有幾份新巴比倫時代的書信,書信內容解釋召魂的方法:第一步你得先拿到一顆骷髏頭,接下來你要把發霉的木頭與胡楊葉子泡在水、油、啤酒與葡萄酒的混合液體中搗碎,接著加入搗爛過篩的蛇脂肪、獅子脂肪、螃蟹脂肪、白蜂蜜、一隻青蛙、狗貓狐各一隻身上的毛、變色龍的剛毛、紅蜥蜴的剛毛、蟋蟀左邊的翅膀、鵝的長骨裡的骨髓。最後把這些跟葡萄酒、水、牛奶以及「安哈拉」這種植物混合。準備工作完成後,把做好的油膏抹在雙眼,然後唸這句咒語重複三次:「我召喚〔你〕,骷髏堆中的骷髏,請骷髏頭裡的人回應我!」

雖然從事召魂是一件拿命在玩的事,但這並不阻礙召魂術從美索不達米亞傳播到整個上古中東。依據某份文獻,赫人讓死人說話的方法是先挖個洞奉上祭品,然後唸咒:「靈魂偉大。靈魂偉大。誰的靈魂偉大?不朽的靈魂偉大。它走什麼路?它走偉大的路,它走看不見的路。」其他民族,比如艾布拉、烏加里特與前面提過的馬里(以上三座城都位在敘利亞)這些城邦的居民也都對召魂術不陌生,此外還包括以色列人建國之前的迦南地區居民。

以色列人在這件事與其他很多事情上都是唯一一個例外,他們的聖典《摩西五經》明白禁止召魂術(《民數記》第十八章第十一節、《利未記》第十九章第三十節),這原因可能是召魂儀式出自異邦,可能是召魂術暗示敬拜祖先而非耶和華,可能是召魂術被歸類到《利未記》所訂律法中的「不潔之物」,也有可能只是因為他們認定召魂術沒用,真相我們並不清楚。《傳道書》說「死了的人毫無所知」(第九章第五節),《以賽亞書》第十九章第三節則預言「埃及人的心神必在裡面耗盡;我必敗壞他們的謀略。他們必求問偶像和念咒的、交鬼的、行巫術的。」這些話的意思是說,召魂術並不被當作預卜未來的有效手段,如果有人想要依靠召魂術,那就表示這人既脆弱又混亂。如此說來,就算有人愚昧到去使用召魂術,他也得不到任何效果。

【內容簡介】

盧梭說:預測未來若非「一切智慧的來源,就是人類一切不幸的來源」。林肯也曾說過:「預測未來的最佳方式就是創造它。」過度耽溺於預知未來,也可能忽略現實層面。而且今日人類發明天氣預報、犯罪預防系統、流行病監控,使用大數據分析,掌握未來的能力看似有所提升,卻也無法預防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

況且若人類有一天真能完全掌握未來,在一個沒有「不確定性」的時代,還有想像的必要,還有懷抱希望與期待的需求嗎?那該是多麼無趣的世界!能夠預先知道未來發生的事有時不見得會比較幸福。不過,預測未來的企圖,卻是推動人類向前邁進的重要動力。也許我們還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是,但至少可以肯定,「預測未來」對人類依舊至關重要,未來的人也將繼續這樣做。

作者馬丁·克里費德是世界知名戰略專家,擅長推估國際戰局的他,在本書中,帶領我們看見人類預測未來的方式所歷經的多次轉變,並檢視這些方式背後的脈絡,以及思考預測未來對於人類命運究竟有何作用。

【作者簡介】

馬丁‧克里費德Martin van Creveld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名譽教授,全球知名的軍事史與戰略專家。著有25部作品,包含《戰爭的文化》、《戰爭指揮》、《制空權時代》、《希特勒的戰略》、《補給戰》等,論文多發表於《當代史期刊》、《歐洲研究評論》、《華盛頓季刊》、《耶路撒冷季刊》及《皇家聯合軍 事學院期刊》等刊物上。

【譯者簡介】

張毅瑄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臺灣大學化學系畢業。譯有《黎明的守望人》、《哺乳動物們》、《地球毀滅記》、《古典洋裝全圖解》等書。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若以求知的觀點看待一切,所有的事都是好事」。

《人類預測大歷史》/ 貓頭鷹出版社
《人類預測大歷史》/ 貓頭鷹出版社
#召魂術 #預測 #占卜 #預言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