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是歷史著名事件,據《史記》記載,西周君主周幽王為搏愛妾一笑,數度舉烽火戲弄諸侯軍隊,導致信用破產,等到犬戎真的攻破鎬京,他再舉烽火示警,諸侯又以為是騙局而不願前往,最終導致西周滅亡。不過該事件的真偽仍存疑,歷史學家也認為烽火戲諸侯可能只是後世編撰出來的故事。
大陸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指出,烽火戲諸侯的真實性其實很早就有人懷疑,像是中華圈四大史學家之一的錢穆,就曾在《國史大綱》裡提出質疑,且根據現今的考古證據,也無從證實烽火戲諸侯真的發生過。
于賡哲提到,《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收錄了歷史著作《系年》,竹簡上記載西周亡國的原因,是因為周幽王為了立小妾褒姒的兒子伯盤為太子,皇后申后的兒子宜臼覺得自身難保,於是逃到申國的舅舅家,豈料周幽王竟和伯盤聯手攻打申國,申國只好和鄫國、犬戎結盟,展開反擊,最終周幽王和伯盤一起被殺,西周至此滅亡。
于賡哲引用《烽火戲諸侯故事演繹流傳考論》一文,表示在戰國前並沒有烽火戲諸侯的傳說,直到戰國後期的《呂氏春秋》才第一次出現類似的橋段,且可以說是《史記》版本的藍本,因為事情的起因、過程和結果幾乎一樣,只不過舉烽火變成了擊鼓。
于賡哲說,西周並沒有烽火制度,而是到春秋戰國時期才出現,不過當時並未普及,反而擊鼓示警更為人熟知,因此他認為《呂氏春秋》才會編出擊鼓的故事;到了漢代烽火制度已經相當完善且普及,《史記》作者司馬遷也對烽火制度較了解,所以才會將故事改為舉烽火的版本。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