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解釋,因歐美國家陸續解封,帶動我國整體產業動能增強,今年上半年國內能源消費增加5.7%,惟能源供給減少1.5%,這是因油品出口受國際疫情未完全穩定影響,煉油廠產能尚未回復以往水準,讓原油進口量明顯減少12.2%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發電結構,與去年同期相比,主要變化為燃煤占比由44.5%減少至44.2%。而總體再生能源發電量部分,在水情不佳影響水力發電情況下,本期仍較上年同期增加,主因太陽光電裝置容量持續擴增,帶動光電發電量顯著成長25.9%。
能源局指出,在各部門中,工業部門含石化原料用等非能源消費,占整體63%最多,主因是國際對科技應用產品及傳產貨品需求熱絡,刺激廠商擴增國內產能,使工業部門能源消費較去年同期增9.8%。
能源使用量排名第二是運輸部門,占整體14.3%,因今年5月起本土疫情爆發後,三級警戒限制民眾外出,交通量下降,運輸用油隨之減少,使運輸部門能源消費減少4.1%。住宅部門因民眾居家時間拉長導致住宅用電增加,使住宅部門能源消費增加2.5%。
展望未來,能源局認為,隨著變種病毒擴散,造成多國疫情反覆,擾亂全球供應鏈產銷步調,後續發展與產業景氣將影響我國未來能源供需走勢。
此外,針對513、517大停電檢討報告,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8月9日已函復經濟部,要求加速大潭、興達及台中等重大電源開發計畫,並要求重新檢討長短期負載預測模式,精準計算並掌控備轉容量,以提升輸配電系統可靠度。
為達2025年天然氣發電達到50%目標,這三大重大電源開發都是百萬瓩級燃氣發電。台電表示,大潭將新增7至9號機共三部複循環機組,其中7號機將更新改建複循環機組裝置容量有91.3萬瓩,8、9號機兩機合計224.7萬瓩,預計各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上線。
至於台中電廠,2025年第一部燃氣就可上線供電,第二部2026年上線供電;興達將興建二部大型燃氣機組,預計新增裝置容量260萬瓩,新1號、新2號各在2023年12月及隔年4月上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