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文學要求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乃是因為第一手的觀察,可以看見許多外界所忽略的細節,而這些細節方足以呈現人性、心性的複雜面向,而不是像新聞報導那樣,只是平面的敘述了發生的經過。
作者用了十幾年時間,甚至深入到患者相處的限制性空間裡,看較輕微的人如何帶領重症的人,建立信任關係,從而一起走過苦難。這些都遠超出醫生、社會學者的深度,而反諷的是,最後是醫生用極短的時間,在決定著這些患者的命運。
我特別推薦這一篇有一個原因:這是時間與生命時間換來的作品。記者做短時的採訪容易,但達到十幾年的長期關注,卻需要更深厚的耐心和功力。更重要的是,作者以他的愛心,去看見外界所未曾看見的龍發堂的內在世界。報導文學,需要這樣的精神。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