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正在磋商把美軍彈藥儲存在台灣,主要根據是拜登政府2023年國防授權法中,有關增強台灣備戰準備的事項,其用意應該是「以備不時之需」,即一旦台海有事,美軍真要介入,可以派上用場。然而,這是拜登政府的部署構想,台灣有自己的主權和戰略思維,大可不必照單全收。

美國賣給海空軍一大堆各型飛彈,將來擺在哪裡?國防部正頭痛,而且飛彈庫從選地到興建,不管蓋在哪?只要居民知道,就會抗議;軍方自己的飛彈庫都搞不定,還要擺美軍的,不管決定擺哪裡?放什麼彈藥?等於把火藥庫搬到家裡,戰時美軍來不來是個未知數,但第一個受到攻擊的,一定是這些地方。

面對台海危機,美方在全球抗中大戰略之下,一直把台灣往軍事方向推,這並不是好事。從近年強化後備動員、役期延長、不對稱作戰,到國防預算增加,現進一步考慮把彈藥放台灣,逼得台灣已快要身不由己,也快轉不過身,好像不和中共發生軍事衝突,就對不起美國和盟友似的。

兩岸問題應該是透過政治和平手段解決,反之,朝軍事方向走,只要錯一步,就沒有回頭路了。從這個角度思考,台美沒有軍事同盟關係,台灣沒有美軍基地,美軍在台也沒駐軍,因此,美軍把彈藥預放在台灣,而且根據的又是美國國防授權法,台灣大可不必接受,因為這未必符合台灣的國家利益。

更甚者,美軍所謂的彈藥儲存,絕不可能是指槍砲、子彈,這是掩人耳目的說法,美軍怎麼可能來台打地面的城鎮作戰?真要放,一定是飛彈,果若如此部署,相當敏感。與其答應美軍把彈藥儲存在台,政府還不如催促美方盡快將岸置魚叉飛彈等,延誤交貨的各型飛彈全數交給台灣,這才是台海防衛作戰之所需。

#儲存 #軍事 #飛彈 #各型飛彈 #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