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疫苗解盲成果令人振奮,但是第二期臨床試驗走完就要直接申請緊急授權使用的話,套句中研院士、國產疫苗審查委員陳培哲的話說,不是民主國家的做法。
為什麼台灣堅持要走這樣的路?仔細聆聽蔡英文總統的談話,她提到國產疫苗重要性時用了戰略這兩個字,就是不能受制他人。這句話是重點,因為這把疫苗提高到國家安全的層次,除了自保之外就是對抗大陸,那麼背後當然有美國的影子。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初期,台灣因為防疫成功,川普政權就決定和台灣合作開發疫苗,這是在中美對抗下的戰略運用,可以理解。因此高端成為台美第一支合作開發的疫苗。現在聯亞生技傳出有黑水資金投入疫苗研發。而聯亞生技是美國聯合生物醫學公司(United Biomedical)於1998年與台灣政府合資成立的分公司。若沒有這層關係,惡名昭彰的黑水不太可能有機會介入。
台美之間的疫苗合作日本不可能不清楚。最近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的發言引發議論,就是台灣七月國產疫苗就要到位,當前只需應急,輿論因而炸鍋。但是這句話似曾相識,美國AIT處長酈英傑在離任演說時,被問到美國是否會捐給台灣疫苗時也說了類似的話,就是台灣有國產疫苗。美日不約而同地都在提台灣國產疫苗,顯然熟知台灣設定的疫苗戰略。
正因為培養國產疫苗是既定方針,因此台灣對外採購疫苗沒有大手筆地去超前部署。沒有想到五月台灣疫情大爆發,蔡英文總統第一個舉動不是去國外搶疫苗,而是去視察高端,然後說出七月份一定會緊急上市開打的話。這個在民主國家聽起來並非尋常的話,美日其實已了然於胸。所以去怪日本疫苗送得不夠,或是美國太小兒科並不公平。
蔡總統這麼急切的原因說來諷刺,原本國產疫苗的開發受制於台灣沒有疫情,臨床試驗碰上困難。但是一旦出現破口造成病毒蔓延等於給政府一個跳過第三期試驗的機會。先緊急授權給自家國人施打就等於是在做第三期。陳培哲委員在五月底提出辭呈,就是意識到這是蔡政府確定走的方向,他無力逆轉只有辭職。
問題是新冠疫情已經燒了一年多,國際局勢已大不同,現階段非推國產疫苗不可的戰略意義為何?如果說全世界都沒有疫苗可以給台灣,就只有高端,那麼為了救命當然可以理解,或是全世界只有中國大陸的疫苗可以供給台灣,那麼國人也可以接受。
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美國疫苗多到用不完,日本手上有剩餘的可以多捐給台灣一些,只要美日願意伸出援手或讓台灣企業界購買都可以讓台灣度過眼前的難關。那麼堅持要高端疫苗還未做第三期就給國人施打的戰略意義是甚麼?還是說當時的戰略意義在國產疫苗落後他國之下已經喪失,但沒有喪失的是蔡政府的野望,想要在國際社會當個手中有疫苗的一員,也想要發揮疫苗外交?或是因為疫情爆發後被國際間嘲笑,想盡快扳回一城,然後繼續做最擅長的大外宣?還是因為疫情處理不當,想要靠國產疫苗來替搖搖欲墜的政權打強心針?所以寧可利用當前的危機把國人當實驗品?如果不是這樣,那麼總統有責任向國人說明,現在非推高端的戰略意義到底在哪裡?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