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約8萬名役男、近220萬名後備軍人「準備不足且士氣低落」,並引述台灣民眾的經驗談,指稱台軍無力抵禦中共人民解放軍,對此台灣國防部長邱國正卻僅軟趴趴回應「台灣沒有草莓兵」。
其實華爾街日報只是講了冷笑話,還赤裸裸洩漏台灣防衛弱點,報導指稱的台灣年輕人從軍意願低落,成年男子不想打仗,都是直白的老實說,還圈點弊案削弱戰力,這些大家心裡有數卻不能明講的「機密」,讓美國媒體大剌剌披露,顏面盡失的不只是台軍,而是緊抱美國大腿的民進黨政府。
盤整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其實意旨和拜登政府一致,都是升級版的台灣牌,拜登政府面對內外交迫的經濟危機,積極尋求和大陸對話,年底更將進行視訊拜習會,卻同時更加大力道對台灣牌搾汁擠肉,拜登重申會協助防衛台灣,布林肯鼓吹讓台灣參與聯合國,華爾街日報評析台灣軍力的「冷笑話」,只是給美國介入台灣問題合理化,希望台灣增加更多軍事預算購買美國武器的敲邊鼓。
面對美國媒體如此「羞辱」台軍,除了邱國正的軟回應,整天叫戰的綠營更一片寂靜,「勇敢的台灣人」、「有志氣的覺青」,難道不應該到AIT抗議,而美軍不是派了綠扁帽部隊協訓台軍,五角大廈不也應該出面指正華爾街日報,強調美軍調教的軍隊,不可能戰力如此不堪,而依照華爾街日報的陳述,台灣豈不形同讓美軍丟光臉的阿富汗,根本是扶不起的阿斗。
華爾街日報的冷笑話,只能說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老實樹,仍然落入一貫的西方媒體視角,若非大陸極速「航空器」的震撼,美國長期以來根本鄙視亞洲軍力,壓根認為非要美軍保護不可,非得靠美國武器才足以防禦,更明目張膽將亞洲海域納入「領海」,三不五時就派航母打擊群橫行,還呼朋引伴「自由航行」,豪不掩飾想重演19世紀殖民霸權企圖,事實上東南亞都已不買美國的帳,乖乖牌只剩日本和台灣,民進黨政府更比美國州政府還聽話,對華爾街日報的羞辱溫馴至此,台灣民眾除了感覺丟臉,更不希望戰爭真的發生。
華爾街日報的冷笑話,不也應該是種醍醐灌頂,以現行的兵役制度和訓練模式,台軍的應戰能力甚至不如自衛隊等級,這是冷笑話的真面目,既然外媒都將台軍戰力攤在紙上,民進黨政府口口聲聲強化戰力,總不能老是要求追加預算靠買美國武器撐場面,而是應該讓草莓變成大樹,不能光說「有信心」,卻不敢恢復徵兵制備戰,當過兵的都清楚,4個月役期確實只能掃樹葉、搬備胎、拔雜草,下部隊更像極了戰鬥營,能否一戰大家心裡明白得很,華爾街日報的冷笑話,確實讓台灣上上下下笑不出來。
華爾街日報的冷笑話,或許潑了台軍一大盆冷水,卻也是對台海情勢與兩岸關係的當頭一棒,美國的終極目標,不是為台灣而戰,而是要台灣為美國而戰,這真相早已不需要點明說白,前一陣子民進黨政府官員頻頻打危機牌,宣稱台海情勢多麼危急,要求立院支持龐大軍事預算,面對美國官方與媒體的「助陣」,卻又投鼠忌器縮頭縮尾,更讓人看破台灣當局不是「戰狼」,而只是「土撥鼠」,真擺開陣勢關鍵時刻,最缺乏戰力的恐怕不是第一線的軍人,而是綠營官員和民代,華爾街日報該吐槽的不是台軍,而是那些只敢叫囂的綠營。
華爾街日報的冷笑話,相當程度確實夠讓台灣民眾捏把冷汗,然而台灣真需要面對無謂的戰爭嗎?必須義無反顧為美國而戰嗎?台灣牌已讓美國等玩成老千,千萬別在自己手上梭哈,華爾街日報的冷笑話,其實很有參考價值。
(作者為大師鏈傳媒總編輯)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