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堅論文案不斷延燒,所有教授退避三舍不願審查,如今連竹科管理局也說明林智堅的論文未經同意就使用竹科委託案的資料。從客觀角度來看,這篇論文是否有學術上的價值,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其實論文抄襲真的是一點小小的波瀾,背後還有個巨大的海嘯正在席捲台灣的高等教育界。由於台灣大學已經依「國立台灣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違反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要點」,成立審定委員會,並依程序展開調查。想到台大過去連校長遴選都曾被政治介入,這次論文案台灣最高學府能否撐過這場政治風暴?我們也只能在場外加油,並且靜待最終結果。

一場論文案,其實如同以前發生過的政治人物學歷事件,一再都顯示高等教育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急需高等學位的政客對於年年招生失利的研究所來說可說是一場及時雨,只是這個政治人物洗學歷的歪風主要還是來自於選民的喜好。過去一個博碩士學位,都是發給對於專業領域有深入研究並且對於該學術圈有研究貢獻的人。少子化年代來臨,不要說研究所,連大專許多學校都招不滿人,過去曾經驕傲的頂尖學府,也開始放下身段,接受捧著學費入學的三教九流人士。僅剩少數最頂尖的研究所,可能還留存一絲讀書人的風骨。

為何一個林智堅,足以讓全黨壓上護航?凡是經歷過正規高等教育與論文研究訓練出身的人都知道,想要擠出一篇足以讓指導教授點頭滿意並且登上期刊的論文,都是需要「一生懸命」在一個領域上全心研究。全職學生尚有可能完成論文,但一個早行程、午餐會、晚酒會的政治人物哪來的時間寫論文?偏偏民進黨的官員與民代動輒都是各種碩士博士,如果是尚未踏入政治圈就取得學位者就罷了,很多都是在擔任民意代表與政務官期間完成學位的,他們的論文品質、學位來源也會成為一個引爆點。今天若不護航林智堅,明天就會燒到自己!所以黨內許多人紛紛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學位。

一場論文風暴引發全黨捍衛,在民進黨全黨的壓力下,高等教育圈會不會發生寒蟬效應?我們始終相信讀書人還是有該有的風骨,建立在這個風骨上,台灣高等教育界應該要挺起身子,面對高等教育應該要轉型與改革的問題,讓學術論文回歸學術化、學位回歸專業化、經營回歸正常化。否則這回論文門真的會讓這瘋狂的執政黨,玩壞整個高等教育。(作者鄞楷謙為民眾黨副秘書長、盧建驊為民眾黨台中市黨部副執行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論文 #學位 #高等教育 #林智堅 #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