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正走向兵凶戰危的深淵。中共二十大將「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列入黨章,習近平總書記表明不放棄武力統一的「最後選項」。國內外識時務者都憂心忡忡,咸認中國大陸正加速統一的進程,台灣應積極尋求避戰,以免戰禍臨身而毀於一旦。然而,蔡政府的國安團隊仍然昧於事態真相,不是粉飾太平,就是訊息與判斷各吹各的調,混亂不堪;唯一相同的是仍在挑釁對岸,對於如何避戰,則是茫然一片。
國安團隊誤判 火上加油
兩岸關係趨於緊張,不僅是因為中共急欲解決中國統一問題,也在於美國對華遏制與打壓日甚,台灣執政當局又倚美苟安求獨,所以兩岸關係已被深深鑲崁到中美關係中。美國越是深化與拉高美台關係,台灣越是扮演美國「以台制華」的急先鋒角色,中共越有加快速度解決台灣問題的緊迫感,並且加大力度對台施壓並做軍事準備。處在這個局面下,蔡政府仍然懵懵懂懂,妄稱美台關係堅如磐石,台灣有抵抗中國犯台的實力,不知再這樣添油加火下去,很可能招來戰禍。
從蔡英文總統到國安團隊一副老神在在模樣,毫無想方設法避免戰爭的對策與作為,而且彼此矛盾百出,讓民眾無所適從。國安局長陳明通去年才說過,只要蔡英文執政,兩岸就不會發生戰爭;最近改口預測中共可能在2023年「以戰逼談」。這麼大的急轉彎,總該有個依據吧?但他語焉不詳,更無因應對策。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更不進入狀況,接受專訪時輕描淡寫說,「現在還沒有看到這個狀況出現」。他指出,至少在未來2、3年內,還看不到中國要在台海採取冒進行動。陳明通和顧立雄的看法差異之大,令人懷疑蔡總統的國安團隊無法整合,各說各話,其專業能力更令人懷疑。只有真正諳於軍事的國防部長邱國正坦承,兩岸情勢「不但嚴峻,而且若稍微處理不慎,事態會很嚴重。」
事態之嚴重,國際人士看在眼裡,莫不深以為憂。澳洲前總理陸克文最近發表新書《可以避免的戰爭》指出,讓台海永遠是和平之海,讓人民擁有免於台海戰爭恐懼的自由,對中美都是最好的局面。他認為美國低估了中國在兩岸統一問題的決心與能力,冒進煽動台獨反華,只會使中美兩敗俱傷,最後導致對美國更為災難性的結局。他沒有說到的是,美國樂於台海爆發戰爭,可以趁勢將台灣推上火線,進行焦土戰,美國在背後武力支援,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以重創中國國力,確保美國的霸權地位。可悲的是,蔡政府對於充當美國制中的馬前卒,伺候「美國爸爸」唯恐不力,因而正將台灣推向凶險苦海中。
國際人士憂慮 建言避戰
台灣明智的對應之道,應如美國《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佛里曼所說,在美中台新地緣政治下,台灣應保持低調路線,不要挑釁中國這隻「大熊」,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大熊何時會用熊掌巴你」。他擔憂如果中國入侵台灣並對台積電下手,「台積電的身價將立即歸零,一無所有。」可悲的是,台灣實力遠不如大陸,民進黨政客們卻為了奪取與保有政權就貿然跳入自己撐不起來的角色,不知中美對峙、擠壓、對抗必然越來越激烈,台灣應有所保留,設法趨吉避凶,以明哲保身,而不應奮不顧身地衝上火線,自取敗亡。
民進黨全面執政6年多來,兩岸的敵意呈螺旋式上升,關鍵在於蔡政府執意推動兩國論,破壞兩岸之間的護欄,導致關係惡化,危機持續升高。綠營人士習慣把幻想當作現實,確信美國必然出兵協防台灣,誤以為美國會無償提供軍力保護。其實,軍事協防距離出兵協防差距甚大,何況台海緊鄰中國大陸,美軍即使軍事反擊,也未必是解放軍的對手,畢竟共軍擁有的地緣優勢足以壓倒美國的軍力優勢。
台海的戰爭風險正在升高,中美台各有避戰的運作空間,對台灣而言,最緊要的莫過於徹底揚棄兩國論,回到一個中國的框架內,切勿繼續將兩岸之間的人民內部矛盾升高,成為美國利用的工具,而使兩岸關係變形升高成為敵我關係的矛盾。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