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藍綠兩黨提名市長及市長錄用副市長等人選,未周延考慮各族優秀人才,尤以北3都為甚,未進用客家優秀人才為市長候選人、副市長人選。查客家族是台灣第2大族群,占台灣總人口的17%;台北市、新北市各有60萬客家人,而桃園市民約有半數是客家人。上揭如長期不改善,將不利國家發展,所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族群人才選拔,要求平衡,絕不是搶大位。
2022年10月,蘇納克是英國史上第1位非白人的印度裔首相。2021年,亞當斯是紐約市史上第2個黑人市長。2020年,拜登公布非洲裔賀錦麗為美國副總統候選人,次年,非洲裔奧斯丁被美國現任總統拜登選任為國防部長。2009年,歐巴馬是首位擁有非洲裔血統的美國總統。1959年,祖籍在廣東省梅州市客家庄的李光耀被選為新加坡共和國總理。其他各國良例,不勝枚舉。
1972至1988年,經國先生擔任行政院長、總統,推動十大建設,大舉提拔青才俊,締造舉世聞名的「台灣經驗」之外,又青睞台籍精英謝東閔、林洋港、李登輝擔任台灣省主席。
桃園市往昔政壇有個傳統默契:民眾自發的選擇閩客輪流執政,不但提升政府績效而且促進地方團結。例如第3任桃園縣長吳鴻麟(客家籍) ,第4任縣長陳長壽(福佬籍) ;縣長吳志揚(客家籍) 御任後,由鄭文燦(福佬籍) 接任直轄市長。
2022年,藍綠兩黨主席違逆上述傳統默契,例如朱立倫提名張善政(非客家籍、也非福佬籍)為桃園市長候選人;蔡英文提名鄭運鵬(福佬籍)為桃園市長候選人,不但已滋生地方不少紛擾,而且招致同為民進黨的鄭寶清違紀參選,結果兩敗俱傷。
2018年大選及2022年九合一大選之後,北台灣3都正副市長、秘書長均乏客家子弟,誠非善治者的良策。從政創新固屬可貴,唯完全推翻多年傳統默契,或強出頭或空降參選,都將破壞和諧。北宋蘇軾詩作傳誦千年之外,他也留心時務,擅長議論,他說:「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善治者應該見微知著,如經國先生用人的遠見。藍綠政黨現在用人唯親,講裙帶關係,不顧族群平衡,實不足取。
(作者為第4屆桃園旅北同鄉會榮譽理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