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級寒流發威,根據統計,全台在短短48小時內有126人疑似因低溫猝死。氣象主播戴立綱接受《中時新聞網》專訪表示,在這3種情況下最容易產生猝死的危險,對此,家醫科醫師指出,這些族群需要特別留意室內溫度的控制,以免釀成悲劇。
戴立綱表示在剛起床,準備外出以及睡覺時這3種情況下,需要特別做好保暖的工作。 第一種狀況是剛起床時,因為被窩裡外有不小的溫差,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可能會造成血壓突然升高的情形,所以可以先坐在床緣約3到5分鐘等血液循環較活絡後再慢慢站起來。第二種狀況則是準備外出時要特別留意,主要是室內和室外溫差更大,因此需要穿戴好禦寒衣物以免身體不堪負荷。
除了溫差會造成危險外,第三種狀況是在睡覺時!戴立綱指出許多人在準備入睡時會認為身體可以負擔當時的溫度,但人在睡眠狀時身體會散發熱量,體溫逐漸下降造成失溫,然而在熟睡中往往不會有所察覺,才會釀成猝死的悲劇。
究竟室內應該要維持在幾度才是最適當的呢?新光醫院醫師柳朋馳指出,人體適合的溫度約在20度左右,如果是心肺功能較不佳的族群建議讓所處空間溫度維持在26度左右,避免末端循環和肺部變化受到低溫的影響。此外,假如溫差為5度以上就需要特別注意,尤其是有長期氣喘或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族群,因為溫差太大會造成支氣管攣縮,也會使肺部喘咳痰的機會提高,因此切莫輕忽溫度變化帶來的危機。
(攝影/邱子軒、剪輯/邱子軒、陳依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