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高居台灣十大癌症之首,已經蟬聯寶座超過10年以上,任何人都是罹癌候選人,尤其是家族中曾有人罹患腸胃癌症者,更是高危險群。但是弔詭的是,許多人已經知道生活與飲食習慣與大腸癌有關,也明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道理,但是一想到要做大腸鏡檢查,就怕痛、怕麻煩而退縮。
●醫師提醒:「怕大腸鏡還是大腸癌?」
對此,員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吳文傑在Ruby老師主持的《健康療天室》節目中強調,現在的大腸鏡檢查跟以往相比,已經改良許多,大大減緩疼痛與不適感,甚至無痛,並且能同時進行息肉等癌前病變割除,「說起來,早期的大腸癌其實是最容易預防和治療的癌種。」
●健檢、超音波仍有誤差 這些狀況要進一步求診
吳醫師想起一位醫院同仁的家屬,一度難過語塞。原來這位患者年年健檢和超音波檢查都沒有異常,只是因為腸胃不適輾轉來求診,檢查後卻發現肝臟長了7公分腫瘤,已是肝癌晚期。醫師提到,當身體任何一處有「卡住、堵塞」感覺時,最好進一步求診,節目中他列出多項有病變隱憂的重要徵候,有助提早發現問題,盡早治療。
《健康療天室》週一、週二晚上8點在中時新聞網Youtube頻道播出,今晚的主題將揭開「便秘與大腸癌之間的距離」。跟著Ruby老師關注《健康療天室》,輕鬆掌握健康大小事。
文章來源:健康療天室FB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