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網友日前發現家中買的雞蛋,蛋殼打破後,蛋白竟然呈現血紅色,嚇得他直說「不會裡面有隻小雞吧」,還有網友搞笑說「這是草莓口味的雞蛋」;據了解,雞蛋中出現「血斑」為正常現象,代表生蛋的母雞卵巢或輸卵管有血管破裂情形,通常將蛋煮熟仍可食用,原PO照片應為蛋白的血斑已擴散。
一名網友在臉書「爆廢公社公開版」發文表示,他中午準備煎蛋時,一敲開蛋殼流出的液體竟不是蛋白,而是像血水一樣的液體,照片中蛋殼裂縫滲出的液體為淡淡血紅色,原PO嚇得直說「天啊,不會裡面有隻小雞吧」。許多網友則開玩笑留言「你不知道蛋有分口味?你這草莓的」、「你不會是買到越南的鴨仔蛋吧」。
據了解,未受精的雞蛋中若出現「血斑」,主要原因是母雞卵巢或輸卵管中微小血管破裂的結果,若是蛋黃出現血斑,則是卵巢出血,而蛋白出血則是輸卵管出血的結果,另外蛋也會有「肉斑」,即是組織碎片形成的褐色沉澱、雜質;根據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官網,萬一發現血斑或肉塊蛋,只要將血斑或肉塊剔除,整個蛋仍然可吃,惟若血斑或肉塊大小超過0.3cm,或擴散於蛋白則不適食用。
一般來說,棕色蛋發生血斑機率約為18%,而白色雞蛋僅為0.5%,通常是年齡較大的老母雞或年輕小母雞剛開始產蛋時,較容易產下血斑蛋;雞蛋在出售前,養殖場都會經過「燭光檢測」的過程,用明亮的光源來檢測雞蛋內部是否有缺陷,但一般農場或自家養的雞蛋則較少經過燭光檢測,因此容易出現血斑蛋。
文章來源:臉書「爆廢公社公開版」貼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