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疫苗進行大規模接種,很多人看到施打後的副作用報導相當害怕,會詢問哪一種疫苗副作用較低。對此,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主任何裕鈞建議,施打疫苗前可先了解自身體質,並依中藥調養方式來超前部署,有助減低不良反應。
何裕鈞說,以中醫的觀點來看,施打疫苗像是人為加工的外邪進入人體,人體的正氣自然會出來對抗邪氣,這過程會因體質不同,而產生不同反應。有些人會事先吃退燒藥想降低副作用,但其實這些不良反應也可使用中藥來減緩。
何裕鈞指出,氣虛體質如年紀較大者,一般過敏反應比較不明顯,可能本身陽氣不足,正邪相爭的反應較弱,反而容易出現疲倦、頭暈、全身無力困重、胸悶、低燒等;濕熱體質如有三高或飲食重口味者,容易出現高熱、腹痛、腹瀉、口渴、發疹、淋巴結腫痛、注射部位嚴重紅腫熱痛等。
何裕鈞提到,寒濕體質如喜歡吃冷飲、寒涼性水果者,比較虛寒,容易出現肌肉關節酸痛、頭痛、畏寒等反應。血瘀體質如長期慢性病者、皮膚較暗沈有紫斑、經常酸痛者,則容易出現肢體疼痛、胸痛、頭痛等反應。
他建議,依中醫調養方式,主要以清理腸胃道,減少積滯以及流通淋巴系統避免反應過激為基礎,再配合個人不同體質來開立處方,不僅無損疫苗產生的免疫力,更可減低免疫反應過程中產生的不適,進而產生較完整的保護力。
他說,因此施打前,可以找鄰近的中醫師了解自身體質,開立適合的藥物調養,配合正常作息、避免熬夜、減少油膩重口味飲食、不吃生冷食物並充足飲水,適量運動,這樣就能安心地接種疫苗。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