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智慧操控水下載具平台技術研發學研中心」成功開發「科研用水下載人載具」,日前在高雄中信造船廠區完成首度「載人入艙」、「固定深度航行」測試,象徵MIT迷你潛艇已邁入「載人」潛行階段。
中山研發的第一代雙載水下載具(MUV)正中間是顯眼的金屬載人球艙,總重量3.7公噸,加上配重共計4.2公噸,艙內可載2人。骨架使用不鏽鋼搭起電力系統及運動操縱垂直與水平推進器,可下潛500公尺,電池與維生系統可維持8小時,並有事故緊急救援設計,可快速充氣、快速卸載、急速上浮。
中心主任王朝欽指出,上一次在台南安平港域作動力航行測試,是由研究人員穿潛水裝備、站在潛艇外的鋼架、透過面板操作,完成水下8米實海動力航行測試。「艙內載人」是困難度最高的測試,考驗研發人員在艙內進行科研活動,維生系統能否正常運作。研發團隊為確保安全,曾事先在陸地上演練。
實測當日,潛艇入水後,先透過外部駕駛員操控,垂直下潛至5公尺的深度,先行測試重複下潛與上浮到水面多次,然後再正式載人潛入水中。人員滯底測試達1個小時,過程中自行開發的「維生系統」功能完全正常。接著也進行「定深航行」測試,在水面下以固定深度進行巡航,確認動力系統可在不同深度時,均能安全操控。
王朝欽主任強調,此次測試完成,意謂這艘潛艇己具備載人下潛與水下穩定航行的功能,為中山大學自行研發製造的MIT潛艇,再次締造了關鍵性的里程碑。研發團隊預計下個月前往小琉球,挑戰外海抗風浪、下潛20公尺的紀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