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所研製的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可強化膝關節,應用在戰場上炮彈搬運、重武器操作、傷患救助等任務,現場由中科院工程師示範雙手蹲舉20公斤的啞鈴槓片。(張鎧乙攝)
中科院所研製的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可強化膝關節,應用在戰場上炮彈搬運、重武器操作、傷患救助等任務,現場由中科院工程師示範各種姿勢與動作。(張鎧乙攝)
中科院所研製的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目前研發完成下肢型動力外骨骼,雖然並沒有荷重酬載的設計,但可強化膝關節,空載移動速度最高6 km/h、馬達輔助扭力40 Nm以上、系統總重小於10kg,可有效增強步兵肌耐力,完成軍事任務。(張鎧乙攝)
中科院所研製的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目前研發完成下肢型動力外骨骼,雖然並沒有荷重酬載的設計,但可強化膝關節,空載移動速度最高6 km/h、馬達輔助扭力40 Nm以上、系統總重小於10kg,可有效增強步兵肌耐力,完成軍事任務。(張鎧乙攝)
國防部公布中科院所研製的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計畫主持人任國光表示,目前研發完成是下肢型動力外骨骼,並沒有荷重酬載的設計,而是強化膝關節,空載移動速度最高6 km/h、馬達輔助扭力40 Nm以上、系統總重小於10kg,可有效增強步兵肌耐力,完成軍事任務。(張鎧乙攝)
國防部26日公布中科院最新研製的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計畫主持人任國光表示,目前研發完成是下肢型動力外骨骼,雖然沒有荷重酬載的設計,但可強化士兵膝關節,空載移動速度最高6 km/h、馬達輔助扭力40 Nm以上、系統總重小於10kg,可有效增強步兵肌耐力,完成軍事任務。現場由中科院工程師示範雙手蹲舉20公斤的啞鈴槓片、上下樓梯及奔跑等動作。
國軍後勤與生產單位,在執行艦艇、戰車、自走砲、裝甲車等裝備維修或裝備生產過程之搬儲運作業時,均存在重體力操作需求,除使用固定式或移動式天車進行吊掛外,工作人員穿載軍用動力外骨骼進行重體力作業,可減輕其體力負擔,同時提高工作效率,並預防膝關節與與脊椎方面的職業傷害。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