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蔡政府能源轉型,大潭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位居要角,然而能源與藻礁生態爭地浮上檯面討論,也催生出「珍愛藻礁」公投案。中選會今(18)日舉行第20案公投案第二場意見發表會,正方與反方代表分別由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以及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擔任。趙家緯指出,2025年若沒有三接,就會有電力供需上的缺口,天然氣的增加是邁向2050淨零碳排不可或缺的選項。
「要達到2050淨零碳排,天然氣是必須的選項!」趙家緯表示,天然氣供應量的增加反映出煤炭用量的減少,政府的非核減煤就是要把天然氣佔比從現在的36%提高到50%,即使在低用電量成長下,未來天然氣需求量還是要增加約40%,天然氣的增加是邁向2050淨零碳排不可或缺的選項,大潭三接更可以健全台灣的供氣網絡。
趙家緯指出,高雄永安和台中港的接收站擴建若在2025年如期完工,供氣量約2050萬頓,但和當初預期可供應的2490萬頓有很大的落差,台中港會因為燃氣需求優先供應在地,加上輸送到大潭電廠的人力無法滿足大潭滿載發電的需求,2025年若沒有三接,就會出現電力供需的缺口。
趙家緯說,若沒有三接,大概會影響100億度的燃氣發電量,反而會造成約450萬噸燃煤用量的增加,這也讓中南部許多燃煤機組無法順利除役,更會讓減碳進程受阻,「衝刺綠電是無悔的選擇,唯有以天然氣作為橋接的能源選項,加上發展綠電才有可能做到淨零碳排。」
趙家緯表示,政府在今年5月份的再外推方案不浚深、不填埋,對藻礁生態系衝擊降到最小的方案,也確保天然氣供應不會讓減煤期程延後,是可以接受的方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