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將至,台南的蔥農正愁年關難過,由於今年8、9月北門等地早種的紅蔥頭,因高溫減產,加上疫情衝擊下,收購價又大跌,立委賴惠員11月邀集相關單位前往現勘,並討論調節措施。不過,北門三光里長曾進祥指出,目前農糧署媒合的廠商業者,進場收購意願不高,價格持續低迷,每賣1分地的紅蔥頭就賠2萬元,明年1、2月進入盛產期,擔心價格更慘。
以往此時為紅蔥頭供應青黃不接時期,部分蔥農會提前在8、9月栽種「早蔥」,待11、12月非主產季、庫存量較少時採收,拚好的價格。「早蔥價格從未那麼慘過」郭姓蔥農嘆道,紅蔥頭不是民生必需品,多用來料理調味,今年5到9月疫情期間,像是端午節民眾一起包肉粽的機會減少,或是小吃店無法內用等,導致市場供過於需。
農糧署南區分署本周一邀廠商業者、蔥農到北門區農會開會,討論紅蔥頭收購事宜,但據了解,當時有業者認為,農民沒辦法把紅蔥頭銷出去,是農民賠錢,但如果他們買下去,就換他們(業者)賠;此外,紅蔥頭可加工的產品不多,且「早蔥」比較沒那麼飽滿結實,也不適合做加工。當時會議結束後沒得出結論。
農糧署南區分署運銷加工課長王聖昌表示,這次媒合賣場、團膳及糧食雜貨供應商到產地購買,但因為疫情關係,業者們都有很大的「庫存壓力」,所以也有請台南市政府農業局評估,是否後續要建立收購加工的機制。
王聖昌指出,目前七股、學甲、佳里及北門區的紅蔥頭,蔥農和業者間仍有買賣交易,只是收購價格未如農民預期,分署會持續幫助農民媒合這些通路商來收購。他也預估到了冬至和明年過年期間,需求量會增加,屆時價格也應會慢慢回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