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micon境外移入個案累計48例,而距離農曆春節僅剩1個月,專家認為「1月下旬最危險」,但國內仍有2成民眾尚未接種第1劑疫苗,有民眾認為接種後仍會突破性感染,感染科醫師李秉穎呼籲,沒打疫苗者如感染新冠肺炎,重症風險是有打疫苗者的20倍,死亡率也高達2到4倍,千萬別以身試險,應及早接種疫苗。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天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春節前返鄉人潮多,都是來自疫情還沒被控制的國家,預計明年1月下旬最危險;大家遵守防疫規定要非常嚴謹,最好不要有漏洞。

目前國內新冠疫苗覆蓋率第1劑將近8成、第2劑約67%。李秉穎提到,國內還是有一群人拒絕打疫苗,將提升社區感染風險;主持人詢問是否可以請鄰里長協助催種?他認為是可以考慮的作法,例如兒童常規疫苗如果沒接種,衛生局會積極催打。

但李秉穎指出,問題在於中央的預防接種系統和醫療院所的資料沒有整合,現行做法是醫療院所打完疫苗後,整理資料再逐一上傳,因此會有一段延遲期間,系統中無法即時看到是否打過疫苗;且目前預防接種系統和健保卡未整合,插健保卡也看不到接種紀錄。

李秉穎認為,如果系統可以整合,民眾打完疫苗後,資料一秒就傳回去中央系統;當民眾就醫時,醫師就能即時查看是否打過疫苗,針對未接種者提供衛教宣導。他直言「做得到但是沒有錢」,這不只是對新冠疫苗有幫助,所有疫苗都可以循這個模式來催種,且可以避免重複接種。

有民眾認為,打了疫苗還是會突破性感染,因此沒有必要接種疫苗,李秉穎反駁,即使遇到變異株,疫苗仍有超過一半的保護力,還是有一部分的人受保護而未感染。

「你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天會碰到病毒」,李秉穎推估,沒打疫苗的人重症率約20%,是沒打疫苗者的20倍,未接種疫苗者死亡率約2到4%,已接種者僅不到1%。他強調「沒打疫苗就是以身試險」,一旦感染後變成重症,躺在病床上插著管子,連講話都沒辦法,還會排擠到其他病人的醫療資源。

但有些人擔心長輩接種疫苗後容易發生副作用,李秉穎表示,目前所看到長者打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都是本身疾病的自然演變,和疫苗沒有直接關係,國內外一直有在做安全性監測,老人家接種疫苗後死亡率並沒有增加;如果擔心發燒、全身痠痛等疫苗副作用,他建議可以選擇副作用較小的蛋白質疫苗。

#Omicron #重症 #魔王株 #1月下旬 #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