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表示,為確保發揮5G毫米波大頻寬、高速、低延遲特性,讓表演藝術呈現全新面貌,此計畫集結中華電信、啟碁、廣達等5G專網方案業者,打造全球領先、台灣唯一的5G毫米波藝文展演公共場域,覆蓋面積超過1.5公頃,是亞洲最大的文化專網,成功因應現場逾5千名觀眾與線上1.5萬名觀眾互動的巨量高畫質影音即時串流。此5G毫米波展演專網採用高通Snapdragon X55 5G數據機射頻系統,並由高通提供技術指導和測試裝置;中華電提供28GHz 5G毫米波頻段網路環境;啟碁、廣達提供搭載高通技術的毫米波手機、路由器等解決方案,實現驗證單位面積達600Mbps/3 Gbps上下行速度。
台灣與全球於2020年同步進入5G商用服務世代,今年8月底5G用戶數已逾363萬、占整體行動寬頻用戶12.3%。隨著5G商業發展逐步成熟,許多國家紛紛朝24GHz以上的高頻段毫米波發展。毫米波動能持續升溫,義大利、日本、新加坡和美國都有商用毫米波網路,至今全球已有超過 180家電信業者在45個國家正在投資毫米波技術。
貝爾實驗室諮詢部門(Bell Labs Consulting)今年9月發布的關於毫米波部署報告指出,全球高用量、高數據用戶劇增,亞洲增加70%、美國增加88%,是電信營運商最大商機。而此一商機只靠5G中的6GHz以下頻段是不夠的,必須藉由毫米波補足。報告認為,毫米波成功關鍵不是覆蓋範圍,而是數據容量。在辦公室、車站、百貨商場、體育場館及戶外熱點等地區部署毫米波網路可創造4200 PB/年的行動數據流量;在正確的部署場景中運用正確的用例,毫米波建置的投資回報率(RoI)將高達20~30%,投資回收期不到4年。同時,毫米波頻段因有大量頻寬可用於承載增加的流量,其部署成本遠比6GHz以下頻段或光纖鋪設都低。
報告更指出,固定無線接取(FWA) 是5G營運商的另一重大商機。因4G頻譜和容量有限,無法取代DSL和有線固定寬頻服務,使行動網路無法普及,也到不了偏遠地區。5G毫米波因其龐大的可用頻譜和容量,可成為FWA的解決方案,並擴大行動網路覆蓋面。
劉思泰表示,5G毫米波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實現智慧連結世界的基礎設施,不論是現在每個人每天都需要的連網、上網,或之後更多自駕車、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或VR/AR/XR等尖端創新應用,都必須要有毫米波的高速、即時傳輸的大容量,才做的到。作為全球領先無線技術創新者,高通推動毫米波商轉,不遺餘力。隨著台灣與全球同步邁入5G世紀,高通與台灣半導體供應商、硬體裝置OEM廠商、電信營運商等企業夥伴在毫米波企業專網、公共網路及終端裝置、關鍵產品研發各方面,深化合作,致力加速毫米波產業生態系建置,協助台灣在毫米波商業部署,取得先機。未來,高通將持續與企業夥伴攜手,在特定地區加強毫米波部署,讓企業、電信商、消費者都能因毫米波驅動的數據消費熱潮而受益,搶攻全球5G智慧連結商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