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資金流向來看,北向資金淨持續湧入A股,12月第二周規模高達488億人民幣,創單周紀錄,疫情衝擊並沒有改變北上資金流入趨勢,A股成為疫情下的最佳資金避風港。
台新中証消費服務領先指數基金經理人葉宇真指出,以分行業別表現分析,Omicron疫情爆發來,A股所有產業板塊北上資金持股都增加,尤其以食品飲料最為明顯,對應歷史經驗來看,去年來全球新冠確診人數大幅上升階段的4個階段中,wind 材料、工業、日常消費、醫療保健和可選消費行業漲跌幅中位數,分別為18.8%、12.9%、9.9%、6.4%和5.4%,其中,材料和日常消費行業三次跑贏大盤,勝率均在70%之上,明顯看出中國消費股在疫情下成資金布局重心。
葉宇真指出,中國消費股之所以表現強勢,在於堅強的漲價能力。去年疫情爆發以來,上游資源品價格同時受供給不足、經濟復甦影響而大幅攀升,由此帶來PPI同比增速的持續走高,10月中國PPI同比增速高達13.5%;在CPI方面,10月份受特殊天氣、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漲等因素綜合影響,CPI同比增速上漲1.5%。
即使CPI較大幅度的提升,10月中國PPI與CPI剪刀差達到12%,刷新有資料以來的歷史新高。往後看,隨著原物料價格走穩,預計價格端PPI與CPI的剪刀差將會逐步回落,而在PPI-CPI剪刀差收窄期間,消費股具超額收益,獲利將大幅提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