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藝人蔡頭因肝癌病逝,讓許多粉絲感到不捨。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專家洪弘昌指出,號稱「沉默殺手」的肝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等到末期被確診時,治療效果不佳,存活率大幅降低,因此要定期篩檢。
洪弘昌表示,大部分肝癌是由慢性肝炎演變而成,提醒民眾應了解自己是否為肝癌高危險群,並且要積極防治肝炎,更重要的是定期安排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初期肝癌的治療效果佳,治癒率高。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肝癌在10大癌症排名第4位,死亡率高居癌症死因第2位,每年因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而死亡的人數超過萬人;慢性B、C型肝炎、肝硬化、酗酒、代謝性疾病、長期攝入黃麴毒素,及肝癌家族史都是肝癌的危險因子。
洪弘昌表示,感染慢性肝炎的患者可能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則可能會併發肝癌,建議肝癌高危險群需定期安排檢查。高危險群可以透過定期返診,利用腹部超音波掃描、血液檢查篩檢肝癌,專科醫師會視病人情況,安排其他影像學檢查,如核磁共振、電腦斷層或者血管攝影等。
近年來,肝癌防治在政府、民間等團體共同努力下,已逐步出現成效。國健署提供成人預防保健B、C肝炎篩檢年齡為45-79歲民眾(原住民提早至40歲),可接受終身1次篩檢服務;C肝藥物治療,也在2019年納入健保給付。
洪弘昌提醒民眾,可以透過政府補助進行篩檢,若是B、C肝炎帶原者或肝硬化等高危險群,則應定期返診追蹤檢查,保障健康。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