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Omicron疫情威脅趨緩,亞洲各國正在籌劃重新開放因疫情而關擊的熱門旅遊景點,希望振興2年多來受到重創的觀光旅遊產業。但是這些國家旅遊相關官員與業者都擔憂,如果中國不放鬆返國入境路隔離政策,就會大幅影響中國旅客出國意願,少了中國遊客,單是亞洲各國開放仍無法讓奄奄一息的旅遊業恢復生機。

美國《財富》(Fortune)雜誌報導說,去年11月Omicron毒株首次出現時,各國政府都暫停了對外國旅客重新開放的計劃,免檢疫旅行的措施遭到凍結,並重新實施了旅行限制。隨後疫情數據顯示,Omicron症狀輕微、潛伏期更短,亞洲各國旅遊業加快重啟招攬外國旅客計劃,以期儘快從疫情毀滅性的打擊中恢復過來。過去幾周來,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都承諾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重新對國際遊客開放。

但是,報導表示,這些國家雖然對於重振旅遊業有高度期望,但擔憂最重要的旅客來源──中國──如果未能放鬆防疫措施,將很難讓重新開放的旅遊業恢復生機。

報導指出,目前還有不少國家疫情仍在快速蔓延,如果亞洲國家開放入境檢疫措施,只要少了中國遊客,就無法出現大量遊客湧入的情況。亞太旅遊協會預測,亞洲旅遊業可能得等到2024年以後才有可能能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而實際上亦非實施清零政策的國家或地區都制定重新開放的路線圖,中國是清零政策的堅定支持者。大陸疾控中心專家表示,即使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方的疫苗接種率已經很高,也不足以在目前情況下調整動態清零政策,因為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方法能完全控制疫情。

如此一來,報導認為,中國的清零政策可能會令很多國家難以實現重振旅遊業。縱然中國遊客進入這些亞洲國家不需要接受隔離,仍需在返國時進行隔離,這樣的嚴格政策會大幅降低他們出境旅遊的意願。

疫情之前的2019年統計數字顯示,在前往泰國的國際遊客中,有1/4以上來自中國。當年中國也分別是印尼和馬來西亞的2大和第3大外國遊客來源地。這意味著亞洲國家要重振旅遊業,中國遊客是最重要的關鍵。

報導說,有部份亞洲國家表示希望與中國就免除中國遊客入境時接受隔離的「旅行泡泡」進行磋商,但在中國的清零政策下,此類協議下不太可能達成,因為可能會為成為新冠病毒從境外輸入中國的通道,這對疫情管控仍然構成不小的風險。

文章來源:Asia’s hottest travel destinations are reopening but face a quandary: How to revive tourism without Chinese tourists

#中國 #旅遊業 #.遊客 #亞洲 #重新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