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國人常見疾病,肝癌更是高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二位,其中8成都是B、C型肝炎造成。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45至79歲民眾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全台近7000家醫療院所提供服務;今年3月1日起,將擴大為所有專科醫師皆可提供服務,不限內科或家醫科醫師,預計全台將有3.4萬名醫師可提供篩檢服務,大幅提升便利性。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示「2023年消除病毒性肝炎」,我國則朝向「2025年消滅C型肝炎」目標邁進。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生病了可能不知道,因此篩檢是很重要的;109年9月28日起,終身一次B、C型肝炎篩檢資格放寬為45到79歲,原住民則提早至40歲,放寬至今篩檢人數高達140萬人,相比過去十年只篩了85萬人,篩檢量已有大幅提升。
台中市醫師公會祕書長、翔新診所院長劉茂彬指出,過去針對肝病的檢查大多以肝指數(GOT、GPT)、胎兒球蛋白為主,但仍可能有漏網之魚。一名70多歲男性有定期回診追蹤三高,雖然GPT數值偏高,但胎兒球蛋白無異狀,一直認為是膽固醇引起的脂肪肝;直到接受免費B、C肝篩檢後,才發現自己是B肝帶原者,進一步超音波檢查,更發現肝臟內有一顆9公分大的腫瘤。
另一名67歲女性自述曾罹患C肝並接受治療,但為了保險起見,醫師還是替她安排B、C肝篩檢,竟發現C肝病毒量高達5300萬!劉茂彬說,病毒量從幾千到幾十萬的病人他都見過,因為肝臟沒有神經,多數患者沒有疼痛感,加上肝臟的再生能力強、代償功能好,只能仰賴篩檢來發現病灶。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言也分享,在偏鄉外展門診中,曾有民眾因為免費篩檢而發現C肝,也有患者因此發現肝癌,正在安排手術,預計術後搭配使用C肝口服藥治療。他強調,目前C肝治療效果佳,治癒率可達98%到99%,因此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把病人找出來」,需仰賴篩檢來幫忙。
目前全台有近7000家成人預防保健特約醫療院所,由內科或家醫科醫師提供B、C肝篩檢服務。吳昭軍表示,為提升民眾篩檢便利性及普及性,今年3月1日起,成人預防保健機構的所有專科醫師都可以加入服務行列,人數將從1.9萬擴增為3.4萬。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胡怡君提醒,凡是45到79歲民眾(或40到79歲原住民)皆享有終身一次B、C肝篩檢機會,可上網查詢「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特約醫療院所」,民眾可就近詢問並接受抽血檢查。
劉茂彬說明,通常民眾來定期追蹤三高時,如插入健保卡後發現民眾符合B、C肝篩檢資格,醫療院所可主動詢問是否要順便受檢,這樣就不需要多抽一次血,病人比較沒有負擔;如篩出B、C肝則列入個案管理並安排定期追蹤,亦可轉診到大醫院進行後續照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