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俄羅斯債務違約引發金融地震,至今讓外界記憶猶新,當時美國大型避險基金業者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遭到暴擊,不但瀕臨倒閉,還逼得聯準會召集華爾街銀行提供銀彈紓困,今年俄羅斯倒債噩夢是否會重演,再次引爆「金融炸彈」?

俄羅斯約有價值1.17億美元的債券票息將於16日(周三)到期,屆時俄方需要支付利息,且不能以盧布之外的任何貨幣進行支付,但上周俄羅斯總統普丁簽署法令允許政府與企業用盧布償還外債,因此可能的結果是過了30天的寬限期,俄羅斯可能拖欠支付利息。摩根大通策略師Trang Nguyen指出,如果俄羅斯決定用盧布還債將形同倒債,刺激CDS(信用違約交換)飆高。

信評機構惠譽上周指,鑒於烏克蘭危機以來的局勢變化,俄羅斯債券違約已經「迫在眉睫」。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上周在CBS節目中表示:「就償債義務而言,我可以說,我們不再認為俄羅斯違約是不可能的事」,但對於俄羅斯金融緊縮是否會引發全球金融危機時,她說:「目前沒有」。

路透社分析指出,全球的金融體系、市場和投資流動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正如上周全球鎳金屬市場所展現的那樣,某些領域出現嚴重波動、壓力驟增甚至錯位的風險很高,問題在於外界無法預知哪裡會出狀況,所以未來幾個月,市場仍彌漫著恐懼心理。

在LTCM危機時,擔任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外部成員的Willem Buiter指出,現在和上回俄羅斯倒債有明顯且重要的區別,但「蝴蝶效應」總是存在,而且壞消息是,目前資產和商品市場非常動盪,但我們對金融和非金融實體的曝險所知甚少。

#全球 #俄羅斯 #倒債 #引發 #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