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昨增216例本土確診,創下今年新高,但指揮官陳時中指還未到高峰。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說,未來即使每日確診數破萬,他也不會覺得驚訝,因為這是恢復完全正常生活的必經道路,目前世界各國不是正在經歷同樣的過程,否則就是已經經歷過。沒有意外的話,防疫措施將越來越寬鬆,而確診數也將越來越多。
謝宗學昨在臉書上發文說,台灣5日本土確診高達216例,創下近期新高,但大家別忘了,這幾天都還是清明連假,採檢量本來就比平日還要低,所以幾乎可預期,216例的確診數字不會是最高點,未來應該還會出現更高的數字。
謝宗學表示,台灣現在的狀況是「正常生活下的積極防疫」,不是清零,但也不是完全放任與病毒共存,而這其實就是他一直提到的「漸進式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模式。
謝宗學預測,只有確診人數指數型暴增,醫療量能無法承受時,才會暫時緊縮社交活動,而現在的戰略很清楚,就是盡量控制疫情大規模緩步增加,讓醫療系統和民眾心理能逐步適應,處於到完全開放前的過渡期,減少疫情突然大幅度暴增時造成的傷亡。無意外,防疫措施將越來越寬鬆,確診人數將越來越多,這是必經的道路。
謝宗學也說,開放的過程必然會造成染疫人數、重症人數與死亡人數增加,即便相較於其他國家是非常平穩的上升,但指揮中心仍會被罵到臭頭,但他認為指揮中心已經做得很好,也真心不覺得有任何其他團隊能做得更好。
謝宗學坦言,未來即使每日確診人數破千、破萬,他也不會覺得驚訝,因為這是恢復完全正常生活的必經道路。世界各國不是已經歷過就是正在經歷這個過程,我們只是走得比較緩慢,用更平穩的方式達到與病毒共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