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海域出現大量水母聚集,在海面上清晰可見,嘉南藥理大學環資系老師黃大駿表示,4至6月正值水母繁殖期,水溫升高,安平海域有機生物多,成為水母生長有利條件,同樣依靠有機物生長的夜光藻類「藍眼淚」可能不久就出現。
安平區出身的台南市議員李啟維表示,水母又叫海蜇,種類很多,以前辦桌的料理第一個菜冷盤一定有海蜇皮,70至80年代因工業汙染河川,已很少看到。
台南市前年同期在二仁溪出海口即出現大量水母,去年與今年都出現在安平海域,其中亞果遊艇碼頭附近水母成群,大量的水母漂浮在海面,民眾岸邊即清晰可見,成為安平海域4月特殊景觀。
黃大駿表示,二仁溪、四草與安平海域都有豐富的有機物,成為水母、夜光藻的食物。但過多有機物是一種汙染,會造成水中溶氧量降低,反而讓水母無法生存。
黃大駿認為,水母與夜光藻都是依賴有機物生長的生命,4月至6月正是水母與藍眼淚的繁殖期,只要有「種源」,水溫因季節升高,加上有機物充足,就能大量繁殖。
台南市海域沿岸前年、去年都出現藍眼淚景觀,今年尚未發現,黃大駿猜測,藍眼淚的「種源」可能是由漁船帶到安平附近海域,今年海中有機物仍多,預計不久後就會出現藍眼淚的行蹤,但需觀察出現數量多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