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昨(20日)會議通過6至11歲兒童接種莫德納,最快5月初開打、2至17歲青少年接種追加劑、高風險族群接種接種第2次追加劑。而為何要叫追加劑,不直接叫第3劑或第4劑,對此醫師陳志金解釋,「因為你的第3不是我的第3。」
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今早在臉書說明,對一般人來說,追加劑就等於第3劑,第2次追加劑等於第4劑,但對於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因為他們打完兩劑疫苗後多打一次「基礎加強劑」,所以追加劑是他們的「第4劑」,第2次追加劑則是「第5劑」。
陳志金表示,雖然台灣沒有引進,但對於嬌生疫苗來說基礎劑只有一劑,所以它的追加劑實際上是「第2劑」。因此為了避免混淆,打完基礎劑再追加的疫苗,就叫「追加劑」,第二次追加的就叫「第2次追加劑」,而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基礎劑打完會多打一次「基礎加強劑」。
陳志金表示,雖然叫「追加劑」比較精確,若要簡單一點叫第3劑、第4劑也並非不可,只是會對一小部分的人造成困擾而已。對此,一堆網友總算看懂追加劑是什麼,紛紛留言:「正在一頭霧水中,多謝醫師詳解」、「長知識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